下面我将从主流机构推荐、选择视频的考量因素、免费资源获取以及高效利用视频的方法四个方面,为您提供一个全面且详细的指南。

主流CPA辅导机构及老师推荐(各有千秋)
CPA培训市场已经非常成熟,几家主流机构都有各自的王牌老师和特色课程,选择时,建议多听几个老师的试听课,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风格。
东奥会计在线
- 特点:老牌机构,师资力量雄厚,教材(“轻松过关”系列)市场占有率极高,内容非常详尽,适合打基础。
- 代表老师:
- 张敬富:会计科目,他的特点是“讲故事”,把复杂的会计准则融入到生活化的案例中,非常擅长帮助零基础或基础薄弱的考生建立框架,理解底层逻辑,入门首选。
- 刘颖:税法科目,讲课细致入微,逻辑清晰,善于总结和对比,能把枯燥的税法知识讲得条理分明。
- 郭守杰:经济法科目,人称“郭帅”,讲课风趣幽默,擅长用口诀和总结帮助记忆,重点突出,应试性强。
- 范永亮:财管科目,他的“范氏十套卷”非常有名,讲课注重逻辑和框架,对公式推导和原理讲解透彻。
中华会计网校
- 特点:同样是行业巨头,课程体系完善,覆盖面广,老师选择多,更新快。
- 代表老师:
- 张志凤:会计科目,会计界的“泰斗”级人物,讲课风格沉稳、严谨,内容深度足够,适合有一定基础、希望深入钻研的考生,他的课需要一定的专注力去跟。
- 叶朱:财管科目,讲课语速快,信息量大,逻辑性强,适合思维敏捷、追求效率的考生。
- 侯永斌:经济法科目,讲课激情澎湃,非常有感染力,善于用生活中的例子解释法律条文,记忆点深刻。
- 达江:财管科目,与叶朱风格不同,达江老师讲课更注重基础和理解,娓娓道来,适合入门和打基础。
斯尔教育
- 特点:新兴机构,发展迅速,以“直播课+题库”模式为特色,强调互动性和应试技巧,课程设计更偏向于“短平快”,直击考点。
- 代表老师:
- 刘忠:会计科目,讲课风格独特,被称为“会讲故事的老刘”,善于用“庖丁解牛”的方式拆解复杂的长投、企业合并等难点,思路清晰,深受年轻考生喜爱。
- 陈楠:战略科目,讲课充满激情,善于画图和构建框架,把抽象的战略理论变得具体、可视化,帮助考生快速搭建知识体系。
- 李彬:财管/经济法,多面手老师,讲课体系感强,方法论清晰,他的“彬哥六套卷”也是很多考生的考前必备。
金程教育
- 特点:在上海及华东地区影响力较大,尤其在财经证书培训方面有深厚积累,课程内容偏向于理论和实务结合,服务也比较细致。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辅导视频?(关键考量因素)
没有最好的老师,只有最适合你的老师,选择时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
自身基础:
- 零基础/基础薄弱:优先选择张敬富(会计)、达江(财管)、刘忠(会计)这类善于打基础、用通俗语言解释的老师。
- 有一定基础/会计专业:可以考虑张志凤(会计)、叶朱(财管)这类讲得深、讲得透的老师,追求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
学习风格:
- 喜欢轻松幽默:郭守杰(经济法)、刘忠(会计)。
- 喜欢严谨细致:张志凤(会计)、刘颖(税法)。
- 喜欢激情澎湃:侯永斌(经济法)。
- 喜欢逻辑清晰、体系感强:范永亮(财管)、陈楠(战略)。
-
备考时间:
- 时间充裕:可以选择东奥的“基础班+习题班+冲刺班”的全套课程,学得扎实。
- 时间紧张/在职备考:可以选择斯尔的“直播班”或中华的“高效班”,课程节奏快,直击重点,或者直接跟老师的“强化班”和“冲刺班”。
-
试听!试听!试听!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每个机构官网或App上都有免费试听课程,花1-2小时,听不同老师讲解同一个知识点(比如长投、所得税等),感受谁的思路你最听得懂,谁的风格你最舒服。
免费资源获取渠道
如果预算有限,可以从以下渠道获取免费资源:
-
Bilibili (B站):
- “B站是最大的免费大学”,这句话在CPA考生中广为流传,几乎所有主流机构的老师都有UP主搬运或官方发布的免费课程。
- 搜索技巧:直接搜索“CPA 会计 张敬富”、“CPA 税法 刘颖”等,能找到大量完整的课程视频、讲义和答疑。
- 注意:版本可能不是最新的,但核心知识点变化不大,对于入门和基础学习完全够用。
-
机构官方App/公众号:
东奥、中华、斯尔等机构会定期举办免费的公开课、直播答疑,或者放出一些章节的免费试听内容,这是了解老师风格和课程质量的绝佳途径。
-
各大论坛/社区:
- 如CPA备考论坛、知乎、小红书等,经常有考友分享自己整理的笔记、思维导图,甚至是一些课程的录屏资源。
如何高效利用辅导视频?(避免“只看不练”)
看视频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如何将视频内容转化为自己的分数。
- 配合教材/讲义:不要只看视频,一定要打印或下载对应的讲义,看视频时,在讲义上做笔记,圈画重点,比单纯看屏幕效果好得多。
- “三遍学习法”:
- 第一遍(基础阶段):完整跟一位老师的视频,理解所有知识点,不求记住,但求听懂,配合做章节练习题。
- 第二遍(强化阶段):快速回顾视频,重点是看自己之前没听懂或做错的章节,开始构建知识框架,比如用思维导图把整本书的逻辑串起来。
- 第三遍(冲刺阶段):看老师的“冲刺班”或“串讲班”,重点听高频考点、答题技巧和易错点,结合历年真题和模拟题进行查漏补缺。
- 主动学习,而非被动接受:看视频时,暂停一下,自己先思考一下这个知识点可能会怎么考,或者尝试复述刚讲的内容,带着问题去听课,效率会高很多。
- 做题!做题!做题!:视频看完后,必须通过做题来检验和巩固,CPA是应试考试,最终要落实到笔头上,从章节练习到历年真题,再到模拟题,题量要做够。
总结建议
- 科目搭配:会计+税法,财管+战略,经济法+一门(如审计),根据老师组合来选择,比如跟了张敬富(会计),税法可以跟刘颖,风格比较搭。
- 不要频繁换老师:选定一位老师后,就坚持跟完,每个老师的体系不同,换来换去容易造成知识混乱。
- 视频是工具,不是全部:最终目的是通过考试,不要陷入“视频收藏癖”,看完了就等于会了的误区。
希望这份详细的指南能帮助您在CPA备考之路上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辅导视频,并顺利通过考试!祝您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