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业辅导记录表
使用说明: 本记录表旨在系统、高效地跟踪学生在作业辅导过程中的表现、问题与进步,通过定期记录与分析,可以为后续的辅导策略提供数据支持,实现个性化、精准化的教学。

第一部分:基础信息
| 项目 | |
|---|---|
| 学生姓名 | |
| 辅导日期 | 年 月 日 |
| 辅导时间 | 时 分 至 时 分 (共 分钟) |
| 辅导科目 | |
| 辅导教师 | |
| 辅导形式 | □ 一对一 □ 小组辅导 □ 线上 □ 线下 |
第二部分:本次辅导内容与目标
| 序号 | 本次辅导具体内容 | 本次辅导预期目标 |
|---|---|---|
| 完成数学练习册P15-16页 | 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率90%以上 | |
| 背诵语文古诗《望庐山瀑布》 | 能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并默写,理解诗意 | |
| 订正上周英语听错单词 | 掌握10个核心单词的发音与用法 | |
第三部分:辅导过程详细记录
作业完成情况
- 完成度: □ 全部完成 □ 基本完成(>80%) □ 部分完成(50%-80%) □ 未完成(<50%)
- 书写规范性: □ 优秀 □ 良好 □ 一般 □ 较差(需加强)
- 用时情况: □ 高效(按时或提前) □ 正常(基本按时) □ 拖沓(用时过长)
- 独立完成度: □ 完全独立 □ 偶尔提问 □ 需要大量提示 □ 完全依赖
重点问题分析
- 知识掌握薄弱点:
- 对“进位加法”的原理理解不清,导致计算错误。
- 古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修辞手法(夸张)无法识别。
- 混淆了
affect和effect的用法。
- 学习习惯/方法问题:
- 审题不清,题目要求“估算”却列出了竖式。
- 书写潦草,数字“0”和“6”难以区分。
- 遇到难题立刻放弃,缺乏钻研精神。
- 课堂知识衔接问题:
- 对上周学习的“分数基本性质”已经遗忘。
- 无法将新学的语法规则与旧有知识联系起来。
辅导方法与过程
- 讲解方式: □ 示范讲解 □ 引导提问 □ 错题分析 □ 知识点回顾 □ 思维导图 □ 其他:___
- 学生互动与反应:
- 讲解“进位加法”时,通过小棒演示,学生能很快理解。
- 在引导下,学生能自己找到古诗中描写瀑布的动词。
- 对于语法规则,学生表现出困惑,需要反复举例。
- 使用教具/材料: □ 课本/练习册 □ 笔记本 □ 多媒体课件 □ 实物模型 □ 其他:___
第四部分:本次辅导效果评估
| 评估维度 | 具体表现与进步 | 存在的不足 |
|---|---|---|
| 知识掌握 | 能独立完成3道同类题目,并能说出算理。 | 对于稍复杂的混合运算,步骤容易混乱。 |
| 能力表现 | 审题能力有所提高,能圈出关键词。 | 语言组织能力较弱,口头表达不流畅。 |
| 学习态度 | 本次辅导专注度很高,能积极提问。 | 在遇到困难时仍有畏难情绪。 |
| 综合评价 | □ 优秀 (目标达成,表现突出) □ 良好 (基本达成,表现稳定) □ 一般 (部分达成,有待提高) □ 需改进 (目标未达成,需重点关注) |
第五部分:反思与后续计划
辅导反思
- 本次辅导中,最成功的地方是?
- 通过生活化的例子(分披萨)讲解分数,学生兴趣浓厚,效果显著。
- 本次辅导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或未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 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依然较差,作业总是拖到最后才开始。
- 下次辅导可以尝试哪些新的方法?
- 引入计时器,进行限时训练,培养其时间紧迫感。
后续辅导计划
- 短期计划 (下次辅导):
- 针对混合运算进行专项练习。
- 复习并巩固本周学习的古诗。
- 检查并指导其制定课后学习时间表。
- 长期计划 (未来1-2周/月):
- 系统性地梳理数学易错知识点,建立错题本。
- 加强阅读理解训练,每周精读一篇短文。
-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升表达自信心。
第六部分:家长/学生反馈
| 反馈来源 | (可由学生/家长填写或教师记录) |
|---|---|
| 学生自评 | “我今天搞懂了数学题,很开心!” |
| 家长反馈 | “孩子说今天讲得很清楚,回家后作业做得快多了。” |
| 教师总结 | (教师根据本次辅导情况,给出总结性评语) |
使用建议
- 及时性: 每次辅导结束后尽快填写,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鲜活性。
- 具体化: 避免使用“好”、“不好”等模糊词汇,多用具体事例和描述。
- 关联性: 将“后续计划”与“问题分析”紧密联系起来,使辅导有连续性。
- 成长性: 定期(如每月、每学期)回顾所有记录,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的成长轨迹和需要持续关注的重点。
- 共享性: 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将记录表中的积极反馈和进步分享给学生和家长,以资鼓励,对于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可以作为与家长沟通的依据。
希望这份详细的模板能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