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将从核心原则、常用技巧和分类范例三个方面,为你提供一份详尽的高中议论文结尾写作指南。

核心原则:一个好的结尾应该做到“三要三不要”
三要:
- 要呼应开头:结尾与开头形成完美的“回环”,结构严谨,使文章浑然一体,可以巧妙地化用开头的意象、观点或问题。
- 要升华主旨: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将论点从“是什么”提升到“为什么”或“怎么办”的更高层次,挖掘更深远的现实意义或哲学思考。
- 要有力收束:语言要精炼、有力,或如洪钟撞响,或如清泉流淌,给读者留下强烈的冲击和深刻的印象。
三不要:
- 不要画蛇添足:结尾处不要重复已经说过的话,除非是为了强调和升华,避免使用““等过于平淡的词语。
- 不要空喊口号:结尾的升华要基于前面的论证,不能凭空拔高,喊出一些空洞、无力的口号,显得虚假。
- 不要戛然而止:结尾不能在观点阐述到一半时就结束,会让文章显得不完整,缺乏收束感。
常用技巧:让你的结尾“亮”起来
-
比喻升华法:用一个新颖、贴切的比喻来形象地总结全文,并引申出更深层的含义。
- 示例:如果说人生是一片汪洋,那么勇气便是劈波斩浪的船帆,智慧便是辨别方向的罗盘,而坚韧则是永不沉没的船身,唯有三者兼备,方能扬帆远航,抵达理想的彼岸。
-
引用名言法:引用一句与主旨高度契合的名人名言、诗词歌赋或哲理箴言,增加结尾的文化底蕴和说服力。
- 示例: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更应怀揣梦想,脚踏实地,用奋斗书写无悔的青春。
-
意境营造法:通过描绘一幅画面、一种场景或一种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悠远的意境中,引发情感共鸣和无限遐想。
- 示例:当历史的烟尘散尽,我们回望,那些璀璨的星辰,无一不是由无数先辈的信念与汗水点燃,时代的接力棒已在我们手中,唯有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才能让这星河更加璀璨,让这光芒照亮未来的征途。
-
反问设问法:用反问或设问的方式结尾,引人深思,强化观点,增强语言的气势和感染力。
- 示例:面对时代的洪流,我们是选择做随波逐流的浮萍,还是做勇立潮头的弄潮儿?答案,不言而喻,唯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才能在时代的画卷上,留下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浓墨重彩。
-
号召展望法:在结尾处发出号召,展望未来,给人以希望和力量,常用于写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等主题。
- 示例: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让我们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未来已来,路在脚下,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
哲理思辨法:将论点提升到哲学高度,探讨其普遍意义或人生启示,使文章更具思辨色彩。
- 示例:人生的价值,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付出了多少,改变了多少,真正的富有,不是物质的堆砌,而是精神的丰盈和灵魂的厚度,当我们用善良与奉献点亮他人时,自己的人生便也熠熠生辉。
分类范例:针对不同主题的精彩结尾
个人成长与奋斗
《以奋斗之姿,赴青春之约》**
结尾范例(比喻升华 + 号召展望): 青春的画卷,唯有奋斗的笔触方能绘就最绚丽的色彩,奋斗,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守,让我们以梦为马,以汗为泉,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用奋斗的姿态,赴一场与时代、与自我的美丽之约,让生命在拼搏中绽放最耀眼的光芒!
文化传承与自信
《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活”起来》**
结尾范例(引用名言 + 意境营造):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冰冷的陈列,而是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精神基因,当古老的诗词在短视频中焕发新生,当传统的技艺在匠人手中代代相传,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文化自信的中国在崛起,让我们做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播者,让这份厚重的文化底蕴,成为我们走向世界、拥抱未来的底气与荣光。
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
《科技向善,方得始终》**
结尾范例(哲理思辨 + 反问设问): 科技是冰冷的代码,也是温暖的人文,当我们为AI的飞速发展而惊叹时,更应叩问内心: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未来?是效率至上的冰冷世界,还是充满温度与关怀的理想家园?答案,在于我们如何运用科技,科技向善,方能让冰冷的机器拥有温情,让冰冷的代码传递善意,最终服务于人的幸福与尊严,这才是科技发展的终极意义。
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莫让安逸消磨了报国志》**
结尾范例(呼应开头 + 号召展望): “少年强则国强”,百年前的呐喊犹在耳畔,今天的我们更应铭记肩上的责任,安逸是糖衣炮弹,它会消磨我们的意志,侵蚀我们的灵魂,我们当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抱负,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用知识武装头脑,用行动践行誓言,请相信,我们这一代人的奋斗,必将为祖国的明天,增添一抹最亮丽的底色!
思辨类(如“快与慢”、“变与不变”)
《于“快”时代,守一份“慢”心境》**
结尾范例(哲理思辨 + 比喻升华): 快与慢,并非对立,而是人生的两种节奏,快,是为了追赶时代的步伐;慢,是为了沉淀内心的风景,我们既要像猎豹一样奔跑,也要像老树一样扎根,在飞速流转的时光里,守住一份“慢”的心境,方能于喧嚣中寻得宁静,于浮躁中觅得本真,最终抵达“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人生境界。
写好议论文结尾,关键在于“用心”和“多练”,在完成主体论证后,不要急于收笔,给自己几分钟时间,思考如何让结尾成为点睛之笔,回顾全文,选择最适合你文章主题和风格的技巧,反复打磨语言,力求做到言简意赅、掷地有声、余味无穷。
希望这份指南能助你在考场上写出更多精彩的结尾,取得优异的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