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制冷原理
1、压缩式制冷:
压缩机:是冰箱的“心脏”,通过电动机运转,将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
冷凝器: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进入冷凝器后,通过散热将热量释放到外界环境中,制冷剂冷却并从气态变为液态。
干燥瓶:中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进入干燥瓶进行过滤和去湿,去除可能含有的水分和杂质。
膨胀阀(节流部件):液态制冷剂经膨胀阀节流降压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体,为后续的蒸发过程做准备。
蒸发器: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体在蒸发器中蒸发,吸收冰箱内部的热量,使冰箱内部温度降低,达到制冷效果,蒸发后的气态制冷剂再被压缩机吸入,开始下一个制冷循环。
2、吸收式制冷:
- 利用热源(如煤气、电等)作为动力,通过氨-水-氢混合溶液在连续吸收-扩散过程中达到制冷的目的,这种制冷方式效率较低,降温慢,现已逐渐被淘汰。
3、其他制冷方式:
半导体制冷:利用PN型半导体在通以直流电时,在结点上产生珀尔帖效应的原理来实现制冷。
化学制冷:利用某些化学物质溶解于水时强烈吸热而获得制冷效果。
电磁振动式制冷:用电磁振动机作本动力来驱动压缩机,其原理、结构与压缩式电冰箱基本相同。
太阳能制冷:利用太阳能作为制冷能源。
绝热去磁制冷:利用磁性物质在绝热条件下去磁时吸收热量达到制冷目的。
辐射制冷:利用辐射和热不对称性实现制冷。
固体制冷:利用某些固体在溶解或熔化时吸收热量达到制冷目的。
空调制冷原理
1、蒸汽压缩式制冷:
压缩机:将气态制冷剂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为制冷循环提供动力。
冷凝器: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冷却,凝结成中温高压的液态,同时放出热量。
节流装置(毛细管或膨胀阀):液态制冷剂经过节流装置降压,变成低温低压的雾状液压制冷剂,为蒸发做准备。
蒸发器: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蒸发,吸收空气中的热量,从而使空气温度降低。
风机单元:室内机的风扇将冷空气吹出,实现室内空气的循环流动,达到降温的目的。
2、吸收式制冷:
- 与冰箱的吸收式制冷类似,但空调中的吸收式制冷通常使用溴化锂-水作为工质对,溴化锂作为吸收剂,水作为制冷剂,制冷剂在低压下进入蒸发器吸收热量并蒸发,然后被吸收器吸收,形成新的循环。
冰箱和空调虽然都采用制冷技术来实现降温,但它们的工作原理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使得冰箱和空调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和效果,在选择和使用这些设备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和环境条件进行合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