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作文辅导教案:《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引导学生理解“记叙文”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 学习并运用“按事情发展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方法。
- 初步掌握如何将事情的“经过”部分写具体、写生动,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
-
过程与方法:
- 通过游戏、小组讨论、范文引路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学会观察和回忆。
- 通过“说-写-评”的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写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留心生活、热爱生活的态度,发现生活中的小确幸和小故事。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敢于表达,乐于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的“经过”部分写清楚、写具体。
- 教学难点: 如何将事情的经过写得生动有趣,而不是干巴巴地记录流水账。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范文、背景音乐、小奖品(如小贴纸)。
- 学生准备: 回忆一件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亲身经历。
教学时间
- 1课时(约40-45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约5分钟)
- 游戏:“看图猜事件”
- 教师活动: 在PPT上展示几张生动的图片(一个人在雨中奔跑、过生日吹蜡烛、考试得了100分后开心地笑、帮妈妈做家务等)。
- 学生活动: 请学生快速抢答,图片上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 教师引导: “同学们,为什么我们能一眼就猜出图片里发生了什么事呢?因为这些图片把人物的动作、表情都拍下来了,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整个故事,我们写作文就像是在用文字拍照片,把那些让我们印象深刻的瞬间‘拍’下来,写给别人看。”
- 设计意图: 通过直观、有趣的游戏,将“写作”与“拍照”联系起来,降低学生的心理门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参与感。
第二环节:审题指导,明确要求 (约5分钟)
-
揭示课题:
- 教师活动: “我们就来挑战一个特别棒的作文题目——《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板书课题)
- 教师提问: “看到这个题目,你觉得要写好这篇作文,最重要的是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必须是“我”自己经历的,是真实的事。)
-
明确“记叙文六要素”:
- 教师活动: “一篇好的记叙文,就像有六个好朋友,少了谁都不行,它们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黑板上画出思维导图或用PPT展示)
- 教师讲解:
- 时间、地点、人物: 故事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和谁一起发生的?(上个星期天、在公园里、我和爸爸)
- 起因: 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因为天气很好,所以我们决定去公园放风筝。)
- 经过: 事情具体是怎么发展的?(这是我们今天要重点学习的部分!)
- 结果: 最后怎么样了?(风筝飞得很高,我们开心地回家了。)
- 设计意图: 用“六要素”这个概念,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写作框架,避免写作时内容缺失或混乱。
第三环节:方法指导,攻克难点 (约15分钟)
重点突破:如何把“经过”写具体、写生动?
-
“慢镜头”回放法:
- 教师活动: “我们很多同学写作文时,‘经过’部分一句话就带过了,我放风筝,然后风筝就飞起来了’,这就像看一部电影,关键部分直接快进了,多可惜啊!今天我们来学一个魔法——‘慢镜头’回放法。”
- 举例示范:
- 普通写法: “我放风筝。”
- “慢镜头”写法:
- 动作分解: “我一手拿着线轴,一手抓着风筝的骨架,迎着风小跑起来,我一边跑,一边回头看,感觉手里的线轴在嗡嗡地转。”
- 心理活动: “我的心怦怦直跳,心里默默念着:‘飞起来吧,飞起来吧!’”
- 语言/神态: “爸爸在旁边大声喊:‘再跑快一点!对,放线!’我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
-
“五感”体验法:
- 教师活动: “除了用‘慢镜头’看,我们还可以用我们的‘五感’去感受,把你的所见、所闻、所听、所感、所尝都写进去,文章就会变得香喷喷、甜滋滋!”
- 小组讨论: 以“一次难忘的生日派对”为例,请小组讨论可以从哪些角度来写“经过”部分。
- 看到的: 闪烁的蜡烛、精美的蛋糕、朋友们开心的笑脸、五彩的气球。
- 听到的: 生日歌、大家的欢呼声、拆礼物的“沙沙”声。
- 闻到的: 蛋糕的奶油香味、果汁的甜味。
- 尝到的: 甜甜的蛋糕、酸酸的话梅。
- 感觉到的: 蜡烛的热量、朋友拥抱的温暖、心里的甜蜜和感动。
-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的方法指导和互动讨论,将抽象的“写具体”要求转化为学生可操作、可模仿的步骤,有效突破教学难点。
第四环节:构思动笔,开始写作 (约10分钟)
-
“我的故事清单”:
- 教师活动: “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在你的记忆里,哪件事最让你难忘?是第一次学骑自行车?是帮助了别人后的快乐?还是和爸爸妈妈的一次旅行?”
- 学生活动: 快速在草稿纸上写下自己要写的作文题目,并围绕“六要素”简单列出提纲。
- 题目: 《第一次学骑自行车》
- 时间: 去年夏天的一个下午
- 地点: 小区广场
- 人物: 我、爸爸
- 起因: 我看到别人骑车很羡慕,想学。
- 经过: 爸爸在后面扶着,我骑……(重点用“慢镜头”和“五感”来回忆)
- 结果: 我终于学会了,虽然摔了几跤,但很开心。
-
动笔写作:
- 教师活动: “好了,各位小作家,拿起你们的笔,把你们最精彩的故事‘拍’下来吧!注意,先写清楚‘六要素’,然后把‘经过’部分用我们学到的方法写具体,如果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 播放背景音乐: 播放轻柔的纯音乐,营造安静的写作氛围。
- 巡视指导: 教师在教室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鼓励他们大胆写。
- 设计意图: 提供一个简单的提纲,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确保写作过程能够顺利进行。
第五环节:分享点评,总结升华 (约5分钟)
-
佳作分享:
- 教师活动: “时间到!哪位小作家愿意勇敢地站起来,和大家分享你的故事?”(邀请1-2名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片段)
- 学生活动: 朗读作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
互动点评:
- 教师引导: “我们来当小评委,说说他写得好的地方,你最喜欢他写的哪个句子?为什么?”(引导学生从“是否写清楚了经过”、“有没有用上我们学到的好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
- 教师总结: “听了同学们的分享,老师觉得大家都是了不起的故事大王!我们今天学会了用‘六要素’搭建故事的骨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