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顾名思义,是议论、说理的文章,它的核心任务是“说服读者”,让读者接受作者的观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议论文不能仅仅停留在“讲道理”的层面,而是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将道理讲得清晰、有力、生动、令人信服。

议论文最主要的表达方式有三种:议论、叙述、描写。抒情和说明也会在特定情况下使用,下面我们详细解析每一种表达方式在议论文中的运用。
议论:议论文的“灵魂”与“骨架”
议论是议论文最核心、最主要的表达方式,它通过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形式,对事物进行分析、评论,阐明观点和主张,直接表明作者的态度和立场。
论点:
- 作用:文章的中心思想,作者要证明的观点,它是议论文的“灵魂”。
 - 特点:必须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句,态度鲜明,不含糊。
 - 示例:“逆境出人才。” “科技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论据:
- 作用: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它是议论文的“血肉”,支撑起整个论证过程。
 - 类型:
- 事实论据:具体的事例、历史事件、统计数据、个人经历等,它们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
- 示例:为了证明“逆境出人才”,可以列举司马迁受宫刑之辱而著《史记》,贝多芬失聪后创作《命运交响曲》等事例。
 
 - 道理论据:名人名言、公理、俗语、科学原理、哲理名言等,它们具有权威性和概括性。
- 示例:为了证明“坚持的重要性”,可以引用荀子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事实论据:具体的事例、历史事件、统计数据、个人经历等,它们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
 
论证:
- 作用: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它是议论文的“骨架”,连接论点和论据,使文章逻辑严密。
 - 常用方法:
- 举例论证:列举具体事例来证明观点,这是最常用、最有说服力的方法之一。
 - 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公理、定律等进行说理,增强权威性。
 - 对比论证:将两种性质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其中一个事物的正确性,将“勤奋者”与“懒惰者”的结局进行对比。
 - 比喻论证: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证明抽象的道理,使论证更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来比喻生命在于运动。
 - 因果论证:通过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观点,或由果推因,或由因导果。
 - 归谬论证:先假设对方的观点是正确的,然后进行合乎逻辑的引申,推导出一个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观点的错误。
 
 
叙述:议论文的“基石”与“引子”
叙述在议论文中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为议论服务,主要作用是为论点提供事实依据,或引出议论的话题。
作用:
- 提供事实论据:简要叙述一个典型事例,作为议论的出发点。
 - 引出论点:通过讲述一个故事或现象,自然地过渡到作者要议论的中心。
 - 增强文章的可读性:避免通篇说理的枯燥,使文章更吸引人。
 
特点:
- 概括性:议论文中的叙述不同于记叙文,它不需要铺陈细节、渲染气氛,而是高度概括,只保留与论点相关的核心信息。
 - 简明性:语言要精炼,点到为止,不能喧宾夺主。
 - 针对性:叙述的内容必须紧扣论点,为议论服务。
 
示例:
(为了论证“诚信是立身之本”) 古人曾子杀猪的故事流传千古,曾子为了不失信于年幼的儿子,毅然杀掉了家里唯一一头准备祭祀的猪,这个看似“傻气”的行为,却树立了一个关于诚信的典范,它告诉我们,诚信不仅是对他人的承诺,更是自我品格的基石。
这里的叙述非常简短,只保留了“曾子杀猪”这个核心事件,目的是为了引出“诚信是立身之本”的议论。
描写:议论文的“催化剂”与“渲染剂”
描写在议论文中使用频率较低,但用得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作用:
- 增强形象性:将抽象的道理转化为具体的画面,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 强化情感:通过描绘场景或细节,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使议论更有力量。
 - 形成对比:通过描绘两种不同的景象,来突出论证的观点。
 
特点:
- 服务于议论:描写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展示文采,而是为了更好地说理。
 - 精炼传神:只需抓住最关键、最能说明问题的细节进行描绘,切忌冗长。
 
示例:
(为了论证“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曾几何时,我们的母亲河是那样的清澈,鱼儿在水中嬉戏,岸边杨柳依依,而如今,看到的却是浑浊的污水、漂浮的垃圾,散发着刺鼻的气味,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难道还不足以唤醒我们沉睡的环保意识吗?
这里的描写通过今昔对比,将“环境污染”的危害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保护环境”的论点更具冲击力。
抒情:议论文的“调味品”与“助推器”
抒情是作者对事物或现象的主观情感表达,在议论文中,它通常与议论结合使用,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作用:
- 表达强烈的爱憎:直接表明作者对论点的支持或反对态度,使文章立场更鲜明。
 - 引发读者共鸣:用真挚的情感打动读者,使道理更容易被接受。
 - 增强气势:使用排比、反问等抒情句式,可以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
 
特点:
- 真挚自然:抒情应是真情流露,切忌无病呻吟、空洞喊口号。
 - 节制使用:议论文以理服人,抒情不能过多,否则会削弱说理的力量。
 
示例:
(论证“爱国”主题) 当我们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当我们看到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冉冉升起时,我们心中怎能不涌起无限的骄傲与自豪?这种深沉的爱国情怀,是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基因,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行的强大力量。
说明:议论文的“补充”与“阐释”
说明主要用于解释概念、介绍事物、阐明事理,帮助读者理解文章中涉及的关键术语或背景知识。
作用:
- 解释概念:当文章中出现专业术语或抽象概念时,需要用说明的方式加以解释。
 - 提供背景:简要介绍事件或人物的背景,为议论提供必要的知识铺垫。
 
特点:
- 客观准确:说明的内容必须科学、准确、客观。
 - 简明扼要:语言要平实、简洁,避免使用华丽的辞藻。
 
示例:
(论证“人工智能的发展”) 人工智能,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它不仅包括机器学习,还涵盖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多个领域,理解了这些基本概念,我们才能更深入地探讨它对社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一篇优秀的议论文,绝不是单一表达方式的堆砌,而是以议论为主体,巧妙地融合叙述、描写、抒情和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 议论是“主干”:负责提出观点、进行论证,是文章的核心。
 - 叙述是“地基”:为议论提供事实依据,使观点有据可依。
 - 描写是“绿叶”:为议论增添形象感和感染力,使道理更生动。
 - 抒情是“色彩”:为议论注入情感,使立场更鲜明,更有号召力。
 - 说明是“注释”:为议论扫清理解障碍,使论证更清晰。
 
写作口诀:
议论文,要分明,议论是魂要站稳。 叙述为据引观点,描写增色道理明。 抒情爱憎表态度,说明阐释助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