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贤思齐,砥砺前行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出自《论语》的古老箴言,穿越两千多年的历史尘埃,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它不仅是个人修身养性的座右铭,更是民族精神与社会进步的内在驱动力,在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更应深刻领会“见贤思齐”的内涵,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榜样的引领下,砥砺前行,成就更好的自我与更美好的时代。

见贤思齐,是自我提升的“明镜”。 “贤者”,是时代的标杆,是道德的楷模,是智慧的化身,他们或许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志士,或许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者,或许是“敢为人先,勇于突破”的创新先锋,当我们“见贤”,便如同照见一面清澈的明镜,不仅能映照出自身的浅薄与不足,更能激发我们“思齐”的渴望,这种渴望,是源于对卓越的向往,是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正是这种“见贤”不问出身、“思齐”虚心求教的精神,才成就了万世师表的伟大,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无论是学习上的榜样,工作中的楷模,还是生活中的善行,都是我们提升自我、完善品格的宝贵资源,唯有主动靠近贤者,学习其长,方能不断超越昨天的自己。
见贤思齐,是社会进步的“引擎”。 一个社会的高度,取决于它崇尚什么、学习什么,如果整个社会形成“见贤思齐”的风尚,那么正能量将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滋养着每一寸土壤,从“两弹一星”元勋隐姓埋名、为国铸盾,到新时代的航天人仰望星空、逐梦九天;从抗疫前线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到扶贫干部扎根基层、无私奉献——这些“贤者”的事迹,汇聚成推动社会发展的磅礴力量,他们树立的丰碑,为社会树立了价值坐标,引领着社会风尚,当“思齐”成为大众的自觉行动,崇德向善、见贤思齐便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化身为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具体行动,这种由个体汇聚而成的集体力量,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最坚实、最持久的“引擎”。
见贤思齐,是知行合一的“修行”。 “思齐”二字,重在“思”,更贵在“行”,如果仅仅是羡慕、仰慕,而不付诸行动,贤”永远是遥不可及的星辰,真正的“思齐”,是一个从“心动”到“行动”的完整过程,要“择其善者而从之”,学会辨别,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思想,去伪存真,择善而从,选择那些真正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要“内省”,深刻反思,不仅要学习榜样的外在成就,更要探究其内在的精神品质与行为逻辑,将之与自身实际相结合,找到差距,明确方向,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要“笃行”,脚踏实地,将榜样的精神转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将学习的感悟落实到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从一件小事做起,从一项技能练起,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正如荀子所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将“思齐”的愿望,融入日复一日的坚持与努力中,才能真正实现自我的蜕变。
“一个榜样就是一面旗帜,一群榜样就是一种力量。”让我们主动去发现身边的“贤者”,他们或许是勤勉敬业的老师,或许是诚信友善的邻里,或许是锐意创新的企业家,让我们以他们为镜,照亮前行的道路;以他们为标,校准人生的航向,将“见贤思齐”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在榜样的感召下,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实践,我们不仅能成就一个更卓越的自己,更能汇聚成推动时代滚滚向前的洪流,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华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