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议论文与论说文,2025年写作该选谁?

“论说文”是一个更宏观、更根本的概念,而“议论文”是论说文最常见、最核心的一种类型。 它们的关系是“属”与“种”的关系。

议论文与论说文,2025年写作该选谁?-图1

下面我将从几个维度详细解析二者的异同。


核心定义与范畴

论说文

  • 定义:以议论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阐明事理、发表见解、提出主张的文章体裁。
  • 核心:重在“说理”,目的是让读者明白一个道理、接受一个观点或了解一种事物。
  • 范畴:这是一个大概念,包含了所有以说理为目的的文章,它主要分为两大类:
    1. 议论文:侧重于论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证明或反驳某个观点,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和说服目的。
    2. 说明文:侧重于解说,通过介绍、解释、描述来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力求客观、准确,主要目的是“让人知道”。

论说文 = 议论文 + 说明文。

议论文

  • 定义: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逻辑推理来阐明作者的观点和主张,并试图说服读者接受的文体。
  • 核心:重在“论证”“说服”,它必须有明确的论点、论据和论证过程。
  • 范畴:这是论说文的一个子集,是论说文中最具思辨性和战斗性的一种,它的标志是“提出观点 → 证明观点 → 让人信服”的完整逻辑链条。

主要区别对比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区别,我们可以用一个表格来对比:

维度 论说文 议论文
范畴 大概念,是议论文和说明文的统称。 子集,是论说文的一种具体类型。
侧重点 “说理”,既可以客观地“解说”(说明),也可以主观地“论证”(议论)。 “论证”和“说服”,必须鲜明地提出并捍卫自己的观点。
表达方式 议论说明的结合,或其中一种。 议论为主,辅以叙述(举例)和说明(解释概念)。
主观色彩 相对较弱,特别是说明文部分力求客观。 非常强烈,作者的观点和立场贯穿全文。
核心要素 对于议论部分:论点、论据、论证。
对于说明部分: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
必须具备:鲜明的论点、可靠的论据、严密的论证
目的 阐明事理、传授知识、发表见解。 说服读者,使其接受或认同作者的观点。
常见例子 《中国石拱桥》(说明文,属于论说文)
《怀疑与学问》(议论文,属于论说文)
《师说》(论证“从师而学”的重要性)
《六国论》(论证“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一个生动的比喻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

  • 论说文 就像是 “工具箱”

    • 里面装着两种主要工具:“锤子”(议论文)“螺丝刀”(说明文)
    • 当你想“钉钉子”(说服别人、改变看法)时,你用“锤子”(议论文)。
    • 当你想“组装家具”(让别人了解一个新事物)时,你用“螺丝刀”(说明文)。
  • 议论文 就是这个工具箱里的 “锤子”

    • 它的功能非常明确:敲打、固定、施加影响
    • 它的工作方式是主动的、带有明确目的性的。

在现实应用中的联系与混淆

在学术研究和日常写作中,这种区别有时会变得模糊:

  1. 议论文中常包含说明:一篇好的议论文,为了让论据清晰有力,常常需要对关键概念、背景知识进行说明,在讨论“人工智能的伦理”时,必须先说明“什么是人工智能”以及“其伦理风险体现在哪些方面”,然后再展开论证,这里的说明部分是为论证服务的。
  2. 说明文也可能带有议论:一些说明文在介绍完事物后,作者会发表自己的评价或看法,带有轻微的议论色彩,介绍完一种濒危动物后,作者可能会议论“保护它的重要性”。
  3. 通用性: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议论文”和“论说文”常常被当作同义词使用,老师布置一篇“论说文”,通常指的就是要求学生写一篇有明确观点、有论据支撑的“议论文”,在这种情况下,不必过于纠结术语的精确性,重点在于掌握“摆事实、讲道理”的写作能力。
  • 论说文上位概念,是“议论”和“说明”两种文体的总称,目标是“说理”。
  • 议论文下位概念,是论说文的一种,目标是“说服”,必须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

你可以这样记:所有议论文都是论说文,但并非所有论说文都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论说文这个大家族里最“能言善辩”、最“有主见”的成员,理解了这一点,你就能更准确地把握不同文体的写作要求和特点。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