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廉政教育辅导如何提升当下反腐实效?

筑牢思想防线,永葆清廉本色——廉政教育专题辅导报告

同志们:

廉政教育辅导如何提升当下反腐实效?-图1

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廉政教育专题辅导会,主要目的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严峻性、复杂性,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下面,我将围绕三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第一部分:深刻认识——为何要抓好廉政建设?

“廉者,政之本也。”廉洁自律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我们必须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理解抓好廉政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这是践行“两个维护”、做到“两个确立”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必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如果任由腐败问题滋生蔓延,就会侵蚀党的执政根基,动摇我们党的执政地位,抓好廉政建设,不是一般的工作要求,而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任务,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必须深刻认识到,清正廉洁是最大的“政治正确”,是对党忠诚最直接的体现。

这是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坚强基石。 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无论是推动经济发展、深化改革创新,还是维护社会稳定、增进民生福祉,都离不开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腐败是毒瘤,清廉是良药。” 如果一个单位、一个地区腐败问题频发,人心就会涣散,风气就会败坏,发展就会停滞,只有营造一个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才能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事业发展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这是保护爱护干部、关心爱护家庭的根本举措。 “严管就是厚爱,监督就是保护。”我们党对干部的要求,既是严格约束,更是深切关怀,许多案例警示我们,一旦滑向腐败的深渊,不仅会毁掉个人的前途和声誉,更会给家庭带来无法弥补的伤痛,让亲人蒙羞。与其等到“出事”后追悔莫及、痛哭流涕,不如在日常时多一份警醒、多一份自律。 组织上对干部的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正是为了让大家不犯错误、少犯错误,健康成长。


第二部分:警钟长鸣——当前腐败问题有哪些新表现?

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警惕腐败问题的新动向、新表现,做到防微杜渐。

“四风”问题穿上“隐身衣”,隐形变异。 经过多年高压整治,公款吃喝、公车私用等明面上的“四风”问题得到有效遏制,但一些问题转入“地下”,穿上“隐身衣”。

  • 从明转暗: 如将公款吃喝转移到私人会所、内部食堂或农家乐;用“快递”“网购”方式收送礼品礼金;以“加班餐”“误餐费”名义违规发放补贴。
  • 从实转虚: 如借“调研”“考察”之名,变相旅游;以“办公用品”“会议费”等名义虚列开支套取资金。
  • 从个体转向群体: 如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

腐败问题披上“合法”外衣,花样翻新。 一些腐败分子利用专业知识或制度漏洞,将违法行为包装成“合法”的民事行为,增加了发现和查处的难度。

  • 期权腐败: 在职时为他人谋利,离职后收受好处,时间跨度长,隐蔽性强。
  • 雅贿: 通过收受古董、字画、玉石等贵重物品,或通过代持、代管等方式进行利益输送。
  • 利用影响力: 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为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其他特定关系人谋取利益,搞“裙带关系”“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年轻干部“前腐后继”,令人扼腕。 近年来,查处了不少“90后”“95后”年轻干部的腐败案件,他们有的刚参加工作不久,就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公款、收受贿赂。“早节不保”,令人痛心疾首。 其背后原因,主要是理想信念根基不牢、纪法意识淡薄、对“微腐败”的危害认识不足,以及在一些不良风气中迷失了自我。

案例警示(可结合本地或系统内典型案例进行剖析): 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典型案例(某年轻干部因沉迷网络赌博,利用职务便利挪用公款数百万元,最终身陷囹圄,毁掉了大好前程),这个案例告诉我们:

  • “小洞不补,大洞吃苦。” 任何腐败行为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收受第一份礼品、接受第一次宴请、拿取第一笔“好处费”,都是滑向深渊的开始。
  • “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任何违纪违法行为都留下了痕迹,自作聪明的“小动作”最终都会成为“铁证”。
  • “侥幸”是最大的毒药。 不要总想着“不会被发现”“就这一次”,一次侥幸,可能就是万劫不复的开始。

第三部分:知行合一——如何做到廉洁自律?

廉洁自律,关键在“自律”,根本在“修心”,我们要从思想深处筑牢防线,在行动上严守底线。

要“修心”,筑牢信仰之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解决好“总开关”问题,就必须加强理论武装。

  • 常补精神之“钙”: 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 常怀敬畏之心: 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要明白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绝不能异化为谋取私利的工具。
  • 常思贪欲之害: 经常对照反面典型,反思自己的言行,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自由账、健康账”,时刻保持警醒。

要“慎行”,严守纪律规矩。 廉洁自律,最终要体现在行动上,要时刻绷紧纪律这根弦,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 严守“底线”: 党的纪律是带电的高压线,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在小事小节上加强修养,从一点一滴中砥砺品质。
  • 管住“小节”: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要管好自己的嘴,不乱吃乱喝;管好自己的手,不拿不该拿的东西;管好自己的腿,不去不该去的地方,自觉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
  • 管好“家人”: 要树立良好家风,教育引导家人亲属遵纪守法、清白做人,要防止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和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做到自身正、家风正。

要“受监督”,习惯在约束下工作生活。 监督是最好的“防腐剂”,主动接受监督,是一种胸襟,更是一种智慧。

  • 主动接受组织监督: 严格执行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如实向组织报告个人情况,把组织的监督看作是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诚恳接受批评意见。
  • 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坚持走群众路线,倾听群众呼声,把权力置于阳光之下,让权力在监督下运行。
  • 乐于接受同事监督: 在一个单位共事,同事之间是最直接的监督者,要闻过则喜,从善如流,相互提醒、相互帮助,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工作氛围。

要“敢担当”,在干事创业中体现廉洁。 廉洁与干事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我们既要廉洁自律,也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

  • 要树立正确的事业观: 把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用在为人民服务上,而不是用在投机钻营、谋取私利上。
  • 要发扬斗争精神: 面对歪风邪气要敢于亮剑,面对腐败问题要坚决斗争,在维护公平正义中彰显党性。
  • 要追求“干净干事”: 既要做到自身正、自身净、自身硬,又要勇于挑重担、啃硬骨头,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回报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期盼。

同志们,

廉洁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希望每一位同志都能以此次廉政教育为新的起点,时刻自重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