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新与旧碰撞下,传统如何不被时代淘汰?

融旧铸新,生生不息

世间万物,皆在“新”与“旧”的辩证关系中流转不息,旧,是历史的沉淀,是文明的根脉;新,是时代的脉搏,是发展的动力,面对新旧,我们常陷入非此即彼的迷思,或全盘复古,或彻底求新,真正的智慧,不在于厚此薄彼,而在于懂得如何“融旧铸新”,让旧有的根基孕育出崭新的生命,让创新的活力滋养古老的文明。

新与旧碰撞下,传统如何不被时代淘汰?-图1

旧,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源头活水。 割裂了传统,新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中华文明五千年,其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哲学思想,皆是历经岁月淘洗的瑰宝,若我们一味追求“新”,将古典诗词斥为陈腐,将传统美德视为束缚,那么我们的文化身份将变得模糊不清,精神世界也将变得空洞贫乏,故宫博物院,这座古老的宫殿,若仅作为一座供人凭吊的遗迹,其价值便大打折扣,当它借助现代科技,推出“数字故宫”线上展览,以文创产品让文物“活”起来时,古老的紫禁城便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青春活力,这便是“旧”的力量,它为我们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坚实的立足之地,让我们的创新有了方向与根基。

新,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必然趋势。 固守陈规,旧便会沦为发展的桎梏,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世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革,科技的浪潮、思想的碰撞、社会的演进,都要求我们必须具备创新精神,从蒸汽机的轰鸣到人工智能的崛起,从书信的遥远到5G的即时通讯,每一次重大的社会进步,都离不开对“旧”模式的突破与颠覆,倘若当年的哥白尼固守“地心说”的旧有宇宙观,便不会有现代天文学的辉煌;倘若今天的我们依然满足于“小富即安”的旧有观念,便无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拥抱“新”,意味着永不僵化、永不止步,是推动个人成长与社会进步的核心引擎。

新与旧的最高境界,在于“融旧铸新”的和谐共生。 这是一种创造性的转化,是一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智慧,它要求我们以“新”的视角审视“旧”,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以“旧”的底蕴滋养“新”,为其注入深厚的人文关怀。

正如我们今天的城市建设,既需要高楼大厦的现代繁华,也需要留住青砖黛瓦的历史记忆;我们的艺术创作,既可以运用VR、全息投影等新技术,也可以从《山海经》、《楚辞》等古典文学中汲取灵感,中国航天人,正是将最前沿的科技与老一辈科学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两弹一星”精神相结合,才铸就了“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的辉煌成就,他们手中的是现代仪器,心中燃烧的却是传承不息的报国热情。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古老的中华民族,正是在不断吐故纳新中,延续着生生不息的文明长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肩负起这份融旧铸新的使命,既要心怀对传统的敬畏与热爱,守护好我们精神家园的“根”与“魂”;又要敢于突破、勇于探索,用创新的双手去绘制未来的蓝图,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既不迷失来路,亦能奔赴远方,让古老的文明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