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共享未来:在开放与协作中擘画人类共同新图景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正处在一个风云激荡、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这是一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球化进程深度调整、人类命运前所未有地紧密相连的时代,面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发展鸿沟等全球性难题,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在此背景下,“共享未来”不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人类社会走向繁荣与安宁的必然选择,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共享未来,是应对全球挑战的“破局之钥”。 当今世界,宛如一艘航行在波涛汹涌大海中的巨轮,任何一艘船只的漏水,都可能导致整艘船的倾覆,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证明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性,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在危难时刻,唯有守望相助、信息共享、疫苗合作,才能最终战胜病毒,同样,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也超越了国界,需要各国协同减排,共同守护我们唯一的家园,这要求我们摒弃“零和博弈”的过时思维,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共同体意识,通过共享科技、共享资源、共享责任,携手应对人类共同的敌人。
共享未来,是驱动创新发展的“活力之源”。 新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新,而创新的天性在于开放与流动,一个封闭的、壁垒森严的系统,必然会陷入僵化与停滞,反之,一个开放、包容、共享的生态系统,才能激发无穷的创造力,从开源软件社区的蓬勃发展,到全球科研团队在基因测序、人工智能领域的协同攻关,无不彰显着“共享”的力量,当知识、数据、技术能够跨越国界自由流动与碰撞,就能产生“1+1>2”的聚合效应,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正是通过基础设施的“硬联通”和规则标准的“软联通”,促进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各国民生福祉带来了新机遇,这正是共享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共享未来,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石”。 共享的未来,不仅是物质层面的共享,更是精神层面的共鸣与价值层面的共通,它倡导的是一种超越文明差异、意识形态分歧的包容精神,不同文明、不同制度的国家,可以相互尊重、互学互鉴,在交流中增进理解,在理解中消除隔阂,这种共享,不是要求所有国家放弃自身特色,而是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它意味着发展的成果由各国人民共享,世界的美好由各国人民共同创造,当每一个个体都能在和平、安全、尊严的环境中追求幸福,当每一种文明都能在人类百花园中绽放光彩,我们所共同拥有的未来,才是真正值得期待的。
通往共享未来的道路并非一片坦途,逆全球化思潮、地缘政治博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依然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障碍,但正如黑夜再长,也遮不住黎明的曙光,挑战再大,也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步伐,面对这些挑战,我们更应坚定信念,秉持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是共享未来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建设者,我们应具备全球视野,关心人类共同命运;我们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解决全球性问题贡献智慧;我们应积极促进跨文化交流,成为不同文明之间的桥梁,让我们携起手来,以开放的心态拥抱世界,以协作的行动破解难题,以共享的胸怀拥抱未来,共同擘画一幅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人类共同新图景,唯有共享,方能共赢;唯有携手,方能致远,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同心协力,共同开创属于全人类的美好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