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小学生作文辅导课,现在报还来得及吗?

我们将辅导课分为“道”(核心理念)、“法”(教学方法)、“术”(具体技巧)和“器”(辅助工具)四个层面,并附上一个具体的课程流程示例。

小学生作文辅导课,现在报还来得及吗?-图1


第一部分:道 - 核心理念:保护兴趣,建立自信

在开始任何技巧训练之前,我们必须明确最重要的原则: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要把写作变成一项痛苦的任务,多鼓励、少批评,保护孩子对表达和创造的兴趣,即使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也要先肯定其“想法”。
  2. “我手写我心”:引导孩子明白,作文就是“用笔说话”,是把心里想的、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写下来,不要一开始就用“好词好句”来束缚他们。
  3. 过程比结果重要:关注孩子在写作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比如这次比上次多写了一句话,用了一个新的比喻,都比只盯着分数和评语要好。
  4. 阅读是写作的基石:没有大量的输入,就没有优质的输出,鼓励广泛阅读,是提升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

第二部分:法 - 教学方法:四步走循环法

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辅导流程,适用于单次作文辅导或长期训练。

第一步:审题与立意(“写什么?”)

这是写作的起点,决定了文章的方向。

  • 对于低年级(1-2年级)

    • 方法:看图写话,引导孩子按顺序观察图画(从上到下、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说出图上有什么人、什么事、他们在哪里、心情怎么样,可以问:“你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 目标:培养观察力和初步的逻辑顺序。
  • 对于中高年级(3-6年级)

    • 方法:圈画关键词,和孩子一起分析题目,圈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核心要素,题目《我的妈妈》,关键词是“我”和“妈妈”,核心是“妈妈”的某个特点或和“我”的故事。
    • 方法:头脑风暴,围绕关键词,让孩子自由说出所有能想到的相关内容(比如妈妈的特点:温柔、严厉、会做饭、爱干净等),记录下来,像“思维导图”一样。
    • 目标:明确写作范围,确定中心思想(你想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什么?)。

第二步:构思与选材(“怎么写?”)

有了素材,需要组织它们。

  • 方法:搭建“脚手架”——列提纲。
    • “总-分-总”结构:这是最经典、最易掌握的结构。
      • 开头(总):开门见山,点明主题。“我的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 中间(分):用2-3件具体的事来支撑你的观点,这是文章的血肉。
        1. 妈妈在我生病时照顾我。(体现“温柔”)
        2. 妈妈检查我作业时很严格。(体现“负责”)
      • 总):总结全文,升华情感。“我爱我的妈妈,我要用优异的成绩回报她。”
    • 目标:让文章结构清晰,逻辑连贯,避免写着写着就跑题。

第三步:起草与表达(“动笔写!”)

这是将想法付诸实践的关键一步。

  • 方法:一气呵成,不求完美,告诉孩子,先写出来,哪怕句子不通顺、用词不优美也没关系,先完成,再完美。
  • 方法:说写结合,对于卡壳的孩子,可以让他先“说”出这句话,你帮他记录下来,或者他自己复述一遍再写。
  • 目标:克服“畏难情绪”,流畅地表达基本内容。

第四步:修改与润色(“改改好!”)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但“修改”不等于“批评”。

  • 方法:亲子/师生共改,用“三明治”反馈法:
    1. 第一层(表扬):“你这个比喻用得真棒,把云朵比作棉花糖,太形象了!”
    2. 第二层(建议):“这一句话有点长,读起来有点喘不过气,我们看看能不能把它分成两句话?”或者“这里如果能加上妈妈当时的表情,眉头紧锁’,会不会更生动?”
    3. 第三层(鼓励):“整体写得非常棒,尤其是中间的故事,老师/妈妈都看入迷了!”
  • 修改重点(由浅入深)
    1. 改错别字和标点:最基础的检查。
    2. 改病句:看句子是否通顺、完整。
    3. 添“肉”:在关键的地方增加细节描写(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4. 用“好词好句”:在恰当的地方替换或增加一些生动的词语、比喻、拟人等修辞。
  • 目标:提升文章质量,同时让孩子学会自我审视和欣赏自己的作品。

第三部分:术 - 具体技巧:分年级训练重点

低年级(1-2年级):写话启蒙

  • 技巧:看图写话、句子练习。
  • 训练方法
    1. “谁 + 在哪里 + 干什么”:练习写完整的句子。
    2. 词语接龙/扩词:丰富词汇量,如“高兴”可以扩成“高兴地跳了起来”。
    3. 学用标点:认识并使用句号、逗号、问号、感叹号。
    4. 仿写:模仿课文中的简单句式。

中年级(3-4年级):段落的形成

  • 技巧: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学习基本结构。
  • 训练方法
    1. 总起句练习:学习用“公园真美啊!”“我的爸爸是个足球迷。”这样的句子开头。
    2. 细节描写入门:学习“五感法”——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3. 简单的修辞:学习比喻(像...一样)、拟人(会跑、会笑)。
    4. 日记起步:鼓励每天写几句话,记录生活小事。

高年级(5-6年级):篇章的构建

  • 技巧:谋篇布局,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
  • 训练方法
    1. 审题立意:深入理解题目,明确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2. 详略得当:学习哪些内容要详细写(重点部分),哪些内容要简略写(过渡部分)。
    3. 开头结尾技巧:学习开门见山、设置悬念、引用名言、首尾呼应等技巧。
    4. 情感表达:学习通过具体事件和细节描写,自然地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而不是空洞地喊口号。
    5. 尝试不同文体: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读后感等。

第四部分:器 - 辅助工具:让辅导更轻松

  1. 素材积累本:准备一个本子,鼓励孩子随时记录好词、好句、生活中的趣事、自己的感悟。
  2. 思维导图软件/工具:如XMind、MindMaster,或者一张大白纸和彩笔,帮助孩子梳理思路。
  3. 优秀范文:选择符合孩子年龄和认知水平的范文,不是让他抄,而是让他学习人家的结构和写法。
  4. 有趣的写作游戏
    • 故事接龙:一人写一句,共同创作一个故事。
    • “假如我是...”:展开想象,进行创意写作。
    • 观察日记:种一盆植物,每天观察记录它的变化。

课程流程示例(一次45分钟的辅导课)

主题:《我最喜欢的季节》

  • (5分钟)热身与导入

    • 聊天:“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
    • 鼓励自由发言,将关键词(如:春天-花开、放风筝;夏天-吃冰棍、游泳)写在白板上。
  • (10分钟)审题与构思

    • 审题:明确题目是“我最喜欢的季节”,重点在于“最喜欢”和“为什么”。
    • 构思

      确定季节(假设为“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