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新时代廉洁建设如何破解新腐败难题?

廉洁:立身之本,治国之基

廉洁,一个看似简单却意蕴深远的词汇,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一个人的品德与灵魂;它又如同一把标尺,衡量着一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从古至今,廉洁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的道德基石,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根基,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重申和弘扬廉洁精神,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

新时代廉洁建设如何破解新腐败难题?-图1

廉洁是个人品德的“试金石”,是安身立命的“护身符”。 《礼记》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所有事业的起点,而廉洁正是修身的核心要义,一个廉洁的人,内心坦荡,行事磊落,不贪图不义之财,不违背良知之事,他们能抵御物欲的诱惑,保持精神的独立与人格的完整,正如“四知先生”杨震,面对“暮夜无知”的黄金诱惑,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凛然正气,捍卫了为官的底线,这种“慎独”精神,正是廉洁的最高境界,反之,一个贪婪腐化的人,即便身居高位,也终将被欲望的深渊吞噬,落得身败名裂、众叛亲离的下场,廉洁并非束缚,而是一种真正的自由,它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正、行得稳,赢得他人的尊重与内心的安宁。

廉洁是政治清明的“压舱石”,是国家治理的“生命线”。 “公生明,廉生威。”对于执政者而言,廉洁是赢得民心、巩固执政地位的根本,历史反复证明,腐败是侵蚀社会肌体、动摇国本的最大毒瘤,当一个政权内部贪腐横行,官员以权谋私,社会资源被少数人垄断,公平正义便荡然无存,民众的怨气便会积聚,最终可能导致社会动荡与政权倾覆,从秦朝的二世而亡,到历朝历代因腐败而引发的农民起义,无不印证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深刻道理,反之,一个政治清明、官吏廉洁的政府,能够有效分配社会资源,维护公平正义,激发社会活力,从而凝聚起强大的向心力与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反腐败斗争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廉洁是确保党和国家永葆生机的关键所在。

廉洁并非天生,而是源于教育、制度与文化的共同塑造。 廉洁品格的养成,离不开内外兼修的培育。其一,在于“心”的修养。 要通过道德教化与文化熏陶,在全社会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价值导向,让廉洁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每个人的内在自觉,家庭、学校、社会都应承担起育人的责任,从娃娃抓起,培养清正廉洁的价值观。其二,在于“制”的约束。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有效的权力监督和制约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审计监督、拓宽群众监督渠道等方式,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制度闭环,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其三,在于“境”的营造。 当廉洁成为一种社会风尚,成为一种文化自觉时,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当清官能吏受到尊崇,贪官污吏遭到唾弃,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种崇廉尚洁的良性生态。

身处新时代,廉洁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对于新时代的青年而言,廉洁不仅是传统美德,更是干事创业、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素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青年一代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应将廉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无论是在学术研究中坚守诚信,还是在工作中恪尽职守,抑或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简朴,都是廉洁精神的具体体现,唯有将廉洁的种子播撒在青春的沃土中,才能长成参天大树,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坚实力量。

廉洁是个人立德的基石,是兴国安邦的支柱,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种需要我们每个人躬身践行的价值准则,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共同守护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廉洁之风吹遍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