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高中议论文事例该如何有效选取?

如何选择和使用议论文事例?

在看具体事例之前,先掌握三个核心原则:

高中议论文事例该如何有效选取?-图1

  1. 典型性: 事例要家喻户晓,具有代表性,比如提到“爱国”,大家第一反应是屈原、岳飞,但这样写容易千篇一律,如果能想到“两弹元勋”邓稼先,或者“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就会显得更独特、更有深度。
  2. 多样性: 不要只堆砌一个领域的事例,可以从个人、历史、科学、文学、艺术、社会现象等多个维度选取例子,展现你广阔的知识面。
  3. 分析性: 事例不是摆出来就完事了,关键在于分析,要用一句话点明这个事例如何证明了你的分论点,这是区分高分作文和普通作文的关键。

公式:分论点 + 事例 + 分析


高频主题事例库

坚持与奋斗

这个主题是议论文的“万金油”,适用性极广。

事例1:屠呦呦与青蒿素

  • 简介: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带领团队,历经191次失败,从古籍《肘后备急方》中获得灵感,最终成功提取出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适用论点: 坚持不懈、创新源于传统、科学家的奉献精神、失败是成功之母。
  • 分析角度: “屠呦呦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的灵光一闪,而是191次失败后依然不改初心的坚守,这告诉我们,真正的伟大,是在无数次碰壁后,依然愿意为那一线光明而前行。”

事例2:曹雪芹与《红楼梦》

  • 简介: 曹雪芹晚年生活困顿,在“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窘境中,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最终创作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
  • 适用论点: 坚持初心、苦难成就伟大、对艺术的极致追求。
  • 分析角度: “曹雪芹用生命最后的时光,将一腔血泪熔铸成《红楼梦》,这部不朽的巨著,正是他在贫病交加中,对文学信仰最坚韧的坚守。”

事例3:苏炳添与亚洲飞人

  • 简介: 苏炳添是第一位闯入奥运会百米决赛的亚洲人,为了突破瓶颈,他改变起跑技术,远赴澳大利亚训练,在30多岁的“高龄”实现了自我突破,跑出9秒83的惊人成绩。
  • 适用论点: 突破自我、挑战极限、科学训练的重要性、为国争光。
  • 分析角度: “苏炳添的突破,不仅是生理上的,更是心理上的,他用行动证明,所谓的‘人种劣势’可以被科学和意志力所打破,‘亚洲飞人’的背后,是永不服输的奋斗精神。”

创新与突破

这个主题强调打破常规、敢为人先。

事例1:乔布斯与苹果

  • 简介: 史蒂夫·乔布斯将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创造了iPhone、iPad等一系列颠覆性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他推崇“Think Different”(不同凡想)的理念。
  • 适用论点: 创新改变世界、科技与人文的结合、颠覆性思维的价值。
  • 分析角度: “乔布斯的伟大,不在于他发明了什么,而在于他重新定义了手机、电脑乃至音乐产业的形态,他告诉我们,真正的创新,源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和对‘不可能’的挑战。”

事例2: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 简介: 在牛顿经典力学被奉为圭臬的时代,爱因斯坦敢于质疑,提出了相对论,颠覆了人们对时间、空间和引力的传统认知,开启了现代物理学的新纪元。
  • 适用论点: 质疑权威、科学精神、想象力的重要性、颠覆性思维。
  • 分析角度: “爱因斯坦的成功,源于他‘对权威的怀疑’,他没有被牛顿的辉煌成就所束缚,而是用思想实验的‘疯狂’,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宇宙更深层次奥秘的大门。”

事例3:中国高铁的发展

  • 简介: 中国高铁从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如今已成为国家名片,技术领先世界,这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攻关和“复兴号”等自主品牌的诞生。
  • 适用论点: 自主创新、科技强国、集体的力量、厚积薄发。
  • 分析角度: “中国高铁的‘贴地飞行’,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的缩影,它雄辩地证明,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这个主题立意高远,容易出彩。

事例1:黄大年与“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 简介: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在英国功成名就后,毅然放弃优渥的生活,回到祖国,他带领团队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仍心系科研,实现了“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誓言。
  • 适用论点: 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无私奉献、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
  • 分析角度: “黄大年的人生选择,彰显了知识分子的风骨与担当,他用生命诠释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他的精神,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无数后来者报效祖国的道路。”

事例2:敦煌女儿樊锦诗

  • 简介: 樊锦诗被称为“敦煌的女儿”,她扎根敦煌五十七载,从青春少女到满头华发,她用一生守护着莫高窟,推动了敦煌文化的数字化保护,让千年壁画“活”了起来。
  • 适用论点: 守护文化传承、坚守与热爱、甘于寂寞的奉献精神。
  • 分析角度: “樊锦诗的选择,是‘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在漫漫黄沙中,她用青春和智慧为敦煌筑起了一道坚固的‘数字长城’,让中华文化瑰宝得以永续流传。”

事例3:张桂梅与华坪女高

  • 简介: 张桂梅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级中学,她身患多种疾病,却拖着病体走遍大山,帮助近2000名女孩走出大山,改变了她们的命运。
  • 适用论点: 教育扶贫、无私大爱、女性的力量、改变命运的力量。
  • 分析角度: “张桂梅的‘燃灯’精神,照亮了大山女孩们的人生之路,她以病弱之躯,扛起了教育扶贫的重任,证明了知识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有力的武器。”

个人成长与品德修养

这个主题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写出真情实感。

事例1:苏轼的豁达人生

  • 简介: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但他却能“一蓑烟雨任平生”,在逆境中创作了大量不朽名篇,在美食、书法、绘画等领域也成就斐然。
  • 适用论点: 面对挫折的乐观心态、内心的强大、如何在逆境中寻找诗意、人生的价值不在于顺境而在于心境。
  • 分析角度: “苏轼的人生是一部‘逆境突围史’,他没有被黄州的孤寂、海南的蛮荒所击垮,反而将苦难酿成了诗酒,活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然境界,这告诉我们,人生的境遇或许无法选择,但面对境遇的心态和方式,却完全由我们自己掌控。”

事例2:感动中国人物江梦南

  • 简介: 江梦南,半岁时因药物导致失聪,她凭借顽强的毅力,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最终考上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
  • 适用论点: 身残志坚、毅力战胜一切、生命的韧性、奋斗改变命运。
  • 分析角度: “江梦南的世界,从寂静开始,却以奋斗抵达了清华园的巅峰,她的故事是对‘命运’最有力的回击——身体的残缺或许会限制你的起点,但永远无法禁锢你灵魂的高度和奋斗的步伐。”

事例3:钟南山院士的敢言与担当

  • 简介: 在2003年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