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议论文并列式范文有何写作技巧?

范文示例:论青年之担当

中心论点: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议论文并列式范文有何写作技巧?-图1

分论点一: 青年之担当,在于树立远大理想,点亮前行灯塔。 分论点二: 青年之担当,在于练就过硬本领,夯实奋斗根基。 分论点三: 青年之担当,在于勇于砥砺奋斗,书写无悔青春。


论青年之担当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时代的长河奔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使命,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当代青年应如何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答案清晰而坚定: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既是时代的呼唤,更是青年自身成长的必然要求。

青年之担当,在于树立远大理想,点亮前行灯塔。 理想是人生的“总开关”,是指引方向的“北极星”,没有理想的青春,如同没有航向的船只,只能在茫茫大海中随波逐流,周恩来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铿锵誓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反观当下,部分青年陷入“精致的利己主义”,只关注眼前的“小确幸”,缺乏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这样的青年,或许能获得一时的安逸,却终将在时代大潮中迷失方向,青年一代必须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之中,把“小我”融入“大我”,让理想的灯塔照亮人生的漫漫长路,才能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找到真正的自我。

青年之担当,在于练就过硬本领,夯实奋斗根基。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担当不仅需要热情,更需要实力,空有理想而无本领,无异于纸上谈兵,最终只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新知识、新技能层出不穷,青年作为最具创新活力的群体,必须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进取心,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实践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无论是投身科研攻关的“硬核”科技工作者,还是扎根基层的“全能型”社区干部,亦或是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他们都是通过不断学习、刻苦钻研,才拥有了担当重任的“金刚钻”,只有本领过硬,青年才能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青年之担当,在于勇于砥砺奋斗,书写无悔青春。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担当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次性的选择,而是一生一世的行动,是面对困难时的挺身而出,是面对挑战时的迎难而上,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从“两弹一星”元勋的隐姓埋名,到新时代扶贫干部的无私奉献;从抗疫一线白衣执甲的逆行身影,到航天团队“上九天揽月”的执着探索,无数奋斗的足迹共同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史诗,青年一代,决不能做温室里的花朵,而要做敢于在风雨中搏击的雄鹰,要敢于到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去“自找苦吃”,在攻坚克难中增长智慧,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锤炼意志,用奋斗的汗水浇灌出最美的青春之花。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青年一代的理想、本领与担当,是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磅礴力量,让我们树立远大理想,练就过硬本领,砥砺奋斗之志,将个人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以奋斗之姿,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华彩篇章!


范文结构解析

结构部分 内容与作用 范文对应段落
引论(开头) 引出话题,提出中心论点。
- 方式:引用名言、社会现象、设问等,引出议论的中心。
- 任务:开宗明义,让读者迅速了解文章主旨。
第一段。
- 引用“青年兴则国家兴”的名言,点明时代背景。
- 通过设问“当代青年应如何……?”引出中心论点。
本论(主体) 并列分论点,分层论证。
- 结构:采用“总-分”结构,每一段阐述一个分论点。
- 段落结构:通常为“分论点句 + 阐释/引用 + 论据 + 小结”的模式。
- 特点:各分论点地位平等,互不包含,从不同角度支撑中心论点。
第二、三、四段。
- 第二段:分论点一(理想)。
- 第三段:分论点二(本领)。
- 第四段:分论点三(奋斗)。
每一段都先亮明分论点,然后进行阐释、举例,最后小结,逻辑清晰。
结尾) 总结全文,升华主旨。
- 方式:重申中心论点,或发出号召,或展望未来。
- 任务:使文章结构完整,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第五段。
- 再次引用名言,强调青年的重要性。
- 呼应开头,总结三个分论点(理想、本领、奋斗)。
- 发出号召,将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结合,升华主题。

并列式议论文写作要点

  1. 中心论点要明确、集中。

    这是全文的灵魂,在动笔前,必须想清楚自己最想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并用一句话清晰地写出来。

  2. 分论点要平行、全面。

    • 平行:分论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能有交叉或包含,不能一个分论点是“学习的重要性”,另一个是“刻苦学习的重要性”,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不是平行关系。
    • 全面:分论点要从不同角度切入,共同支撑中心论点,避免片面性,上面范文中的“理想、本领、奋斗”就分别从思想层面、能力层面、行动层面,全面地阐释了“青年担当”的内涵。
  3. 论据要典型、有力。

    • 每个分论点都需要论据来支撑,论据可以是名人名言、历史典故、社会热点、科学数据、个人经历等。
    • 选择论据时,要典型(最具代表性),要有力(能直接证明分论点),并且要新鲜(避免老生常谈的例子)。
  4. 结构要清晰,过渡要自然。

    • 每个分论点段的开头最好用一句概括性的话(分论点句)引领,让段落中心一目了然。
    • 段与段之间可以使用过渡句过渡词(如“………”、“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等),使文章衔接流畅,逻辑严密。
  5. 语言要准确、流畅。

    • 议论文的语言讲究准确、概括、有逻辑性,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情绪化的表达。
    • 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适当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气势和文采。

掌握了并列式结构,就等于掌握了议论文写作的“骨架”,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积累素材、锤炼语言,你的议论文写作水平一定会稳步提升。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