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议论文横向展开议论,如何构建清晰逻辑框架?

什么是“横向展开议论”?

横向展开议论,就是围绕一个中心论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不同的方面去分析、论证,最终共同支撑起中心论点。

议论文横向展开议论,如何构建清晰逻辑框架?-图1

打个比方:

  • 纵向展开议论:像挖井一样,一个问题挖得很深,层层递进,探讨“为什么”和“怎么办”,论“坚持的重要性”,可以写“为什么要坚持 -> 坚持会遇到什么困难 -> 如何克服困难坚持下去”。
  • 横向展开议论:像撑开一把伞,中心论点是伞柄,伞骨就是各个分论点,它们从伞柄向四周辐射,共同撑起整个伞面,论“坚持的重要性”,可以从“坚持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坚持对团队成功的意义”、“坚持对国家发展的意义”等不同角度来写。

核心特征并列式、辐射式,各个分论点之间是平行并列的关系,它们服务于同一个中心,但彼此之间不存在先后主次或递进关系。


为什么要使用“横向展开议论”?

  1. 使文章结构清晰,条理分明:并列的结构让读者一目了然,能快速抓住你的论证脉络。
  2. 使论证更全面、更有说服力:从多个角度论证,避免了片面性,让论点像一座大厦,由多根坚实的柱子支撑,显得更加稳固。
  3. 展现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能够看到一个问题在不同维度上的表现,体现了你思维的发散性和系统性,是议论文获得高分的关键。
  4. 内容更充实,避免空洞:每个分论点都可以引出丰富的论据(事实、道理、名言等),让文章“血肉丰满”,避免观点重复和内容干瘪。

如何进行“横向展开议论”?(操作步骤)

第一步:确立一个明确、集中的中心论点

这是所有议论的起点,你的中心论点必须是一个判断句,旗帜鲜明。

  • 中心论点: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 中心论点:青年人应勇于担当时代责任。

第二步:寻找合适的“角度”来拆分中心论点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一个好的分论点,应该是中心论点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简单的重复,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有效的拆分角度:

从“个人、集体、社会/国家”的层面展开

这是最经典、最常用的结构,适用于几乎所有宏大的主题。

  • 示例中心论点:我们要重视创新精神。
  • 分论点
    1. 个人层面:创新精神是个人突破自我、实现价值的阶梯。(对个人有何用?)
    2. 集体层面:创新精神是企业保持活力、赢得竞争的核心。(对集体/企业有何用?)
    3. 社会层面:创新精神是国家发展进步、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引擎。(对社会/国家有何用?)

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层面展开

虽然“为什么”和“怎么办”本身带有纵向意味,但我们可以将“是什么”和“为什么”的两个方面并列,或者将“怎么办”的几个方法并列。

  • 示例中心论点:我们需要培养阅读的习惯。

  • 分论点(是什么+为什么)

    1. 是什么(本质):阅读是精神的“充电”,是与智者的“对话”。
    2. 为什么(价值一):阅读能拓宽我们的知识边界,让我们更具智慧。
    3. 为什么(价值二):阅读能涵养我们的品格,让我们内心更强大。
  • 示例中心论点:如何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 分论点(怎么办)

    1. 从“硬件”入手: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优化路网结构。
    2. 从“软件”入手:利用智能交通系统,实施科学化管理。
    3. 从“观念”入手:倡导绿色出行,提升市民的文明意识。

从“过去、未来”的维度展开

这个角度适合探讨一个事物的发展历程、影响或展望。

  • 示例中心论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 分论点
    1. 回望过去:它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命脉和身份认同的根基。
    2. 立足现在:它是我们解决当代问题、增强文化自信的宝贵资源。
    3. 展望未来:它是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的源泉。

从“不同领域/学科”的视角展开

如果中心论点比较抽象,可以从不同学科或领域的应用来展开。

  • 示例中心论点: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 分论点
    1. 在自然科学领域:规则是宇宙运行的基本法则(如万有引力)。
    2. 在社会生活领域:规则是社会秩序的基石和法律准绳。
    3. 在艺术创作领域:规则是大师们打破规则、实现创新的起点。

从“原因/影响”的不同方面展开

分析一个问题的多种原因,或一个行为带来的多种影响。

  • 示例中心论点:网络谣言危害巨大。
  • 分论点(影响)
    1. 对个人而言:侵犯名誉权,造成精神伤害。
    2. 对社会而言:污染信息环境,引发社会恐慌。
    3. 对国家而言:损害政府公信力,威胁社会稳定。

第三步:设计清晰的段落结构

每个分论点段落,都应该遵循“分论点 + 阐释 + 论据 + 小结”的模式。

  1. 分论点句:用一句话清晰、有力地提出本段的分论点,最好放在段首,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2. 阐释分析:对分论点进行简要的解释,说明它为什么成立,或者它的内涵是什么。
  3. 论据支撑:列举事实论据(历史事件、社会现象、个人经历等)或道理论据(名人名言、公理常识等)来证明你的分论点,论据要典型、有代表性。
  4. 小结回扣:对本段的论证进行总结,并再次强调它与中心论点的联系,使段落结构完整,逻辑严密。

经典范文示例

中心论点:青年人应涵养“自找苦吃”的精神。

(横向展开:个人成长、时代使命、社会价值三个层面)

分论点一:涵养“自找苦吃”的精神,是青年人淬炼意志、增长才干的“磨刀石”。 (阐释:安逸是成长的温床,也是意志的腐蚀剂,主动挑战困难,才能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论据: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苏轼被贬黄州,却创作了大量千古名篇;当代大学生投身西部支教,在艰苦环境中实现价值。) (小结:主动拥抱挑战,才能让青春在磨砺中闪光,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

分论点二:涵养“自找苦吃”的精神,是青年人响应时代号召、担当重任的“通行证”。 (阐释:新时代的征程并非坦途,乡村振兴、科技攻关、文化传承等领域都需要有人去啃“硬骨头”。) (论据:“时代楷模”黄大发,带领村民历时36年在绝壁上开凿“天渠”;无数科研工作者隐姓埋名,在艰苦的实验室里攻克“卡脖子”技术。) (小结:青年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只有“自找苦吃”,才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分论点三:涵养“自找苦吃”的精神,是青年人引领社会风尚、传递正能量的“风向标”。 (阐释:当青年一代不再畏惧吃苦、崇尚奋斗,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就会随之改变,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 (论据:“90后”戍边战士陈祥榕,在边境冲突中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无数青年志愿者在抗疫一线、救灾现场逆行出征,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小结:青年的选择,定义着未来的模样,以“自找苦吃”为荣,才能让奋斗成为社会最美的底色。)

(总结三个分论点,升华中心论点)无论是个人成长、时代使命还是社会价值,“自找苦吃”的精神都是当代青年不可或缺的宝贵品质,让我们主动走出“舒适区”,在“自找苦吃”中砥砺前行,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华章。


注意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