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准备工作:
材料和工具准备:需要准备好合适的铜管(一般冰箱、冰柜选用直径8---10MM的铜管,毛细管可根据冰箱、冰柜、冷藏柜的不同选用内径0.4mm、0.5mm、0.6mm、0.7mm、0.8mm、1mm等规格,常见的冰柜用0.6---0.8mm之间)、制冷剂、焊具、弯管器、剪刀、扳手等工具,以及保温棉等辅助材料。
确定蒸发器位置:明确冰箱蒸发器要安装的位置,通常位于冰箱的冷冻室或冷藏室的后壁或底部等部位,如果是更换蒸发器,需要先将旧的蒸发器拆卸下来,并清理干净该部位的杂质和残留物。
2、测量与规划:
测量冰箱内部尺寸:使用尺子等工具准确测量冰箱内部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以及需要盘管的区域的具体尺寸,以便计算所需铜管的长度和确定盘管的层数、圈数等。
规划盘管布局:根据冰箱的内部结构和制冷需求,规划好盘管的走向和布局,盘管应均匀分布在蒸发器区域内,从上往下四周一层层自然地排列下去,每层的间距要保持一致,通常在5CM左右(小容量的冰箱、冰柜)或8----10CM(超过300立升以上的大容量冰箱),以保证制冷的均匀性。
3、盘管制作:
切割铜管:根据测量和规划的结果,使用剪刀或切管器将铜管切割成合适的长度,切割时要注意切口的平整和光滑,避免出现毛刺或变形,以免影响后续的焊接和制冷效果。
弯曲铜管:使用弯管器将铜管按照规划好的布局进行弯曲,使其成为所需的形状和尺寸,在弯曲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铜管的弯曲半径适中,不要过度弯曲导致铜管变形或破裂,要确保弯曲后的铜管能够紧密贴合在冰箱的蒸发器区域内,以提高换热效率。
焊接铜管:如果需要将多根铜管连接起来,或者将铜管与蒸发器的其他部件(如集液管、分配器等)连接起来,就需要进行焊接操作,焊接时要使用专业的焊具和焊料,确保焊接质量,避免出现漏气等问题,焊接完成后,要对焊缝进行检查,如有必要可以进行打磨和抛光处理,以提高焊接部位的美观度和耐用性。
4、安装固定:
安装盘管:将制作好的盘管小心地放入冰箱的蒸发器区域内,按照规划好的布局进行调整和定位,使盘管能够均匀地分布在蒸发器表面,并与蒸发器的内壁紧密接触,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盘管受到外力的挤压或损坏。
固定盘管:使用夹子、卡箍或胶带等工具将盘管固定在蒸发器区域内,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移位或晃动,固定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不要过紧导致铜管变形,也不要过松影响固定效果。
5、连接管路:
连接毛细管:将毛细管的一端与压缩机的排气口相连,另一端连接到蒸发器的入口(即集液管),连接时要确保接口的密封性,可以使用密封胶或密封垫圈等材料进行密封处理,毛细管的长度应根据压缩机的功率、制冷系统的要求等因素进行选择和调整,以确保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
连接回气管:将蒸发器的出口(即分配器的出口)通过回气管与压缩机的吸气口相连,形成一个封闭的制冷循环系统,回气管的连接也要注意密封性,避免出现制冷剂泄漏的问题。
6、检查与调试:
检查制冷系统:完成盘管安装和管路连接后,要对整个制冷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检查各个连接部位是否密封良好、有无泄漏现象,检查铜管和毛细管的安装是否正确、有无变形或损坏等情况,可以使用肥皂水或检漏仪等工具进行检漏操作。
充注制冷剂:在确认制冷系统无泄漏后,按照规定的充注量向制冷系统中充注制冷剂,充注制冷剂的过程需要使用专业的充注设备,并根据制冷剂的种类和制冷系统的要求进行正确的操作,充注完成后,要让制冷系统运行一段时间,观察其运行状态和制冷效果。
调试运行参数:根据冰箱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对制冷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调试,如调整温控器的设定温度、检查蒸发器的结霜情况、监测制冷系统的压力和温度等,以确保冰箱能够达到最佳的制冷效果和运行效率。
冰箱蒸发器盘管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涉及多个步骤和环节,在实际操作中,务必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确保每个步骤都准确无误,才能保证盘管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冰箱的制冷效果和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