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议论文不要骄傲,如何避免骄傲成为议论文写作的绊脚石?

戒骄戒躁,行稳致远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出自《尚书》的古老箴言,穿越千年历史长河,依然振聋发聩,警示着世人,骄傲,这一看似光鲜亮丽的情绪,实则是侵蚀心智、阻碍进步的隐形毒药,它如同夜空中最绚烂的烟花,转瞬即逝,留下的唯有无尽的黑暗与虚无,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戒骄戒躁,方能行稳致远。

议论文不要骄傲,如何避免骄傲成为议论文写作的绊脚石?-图1

骄傲是成功的“绊脚石”,会让人迷失方向,止步不前。

一个人取得成就时,产生自豪感是人之常情,当自豪感演变为骄傲自满,便会成为一道无形的屏障,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芝诺所言:“知识就像一个圆圈,圈内是已知,圈外是未知,知道的越多,圆圈就越大,接触到的未知领域也就越广。”骄傲者却恰恰相反,他们将自己取得的一点成绩视为整个世界的中心,认为自己已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种心态使他们关闭了学习的大门,停止了探索的脚步,昔日楚汉相争,项羽力能扛鼎,战无不胜,却因刚愎自用、骄傲轻敌,最终落得“乌江自刎”的悲剧,反观刘邦,虽出身草莽,却能虚心纳谏,从善如流,终成大业,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骄傲是通往更高境界的最大障碍,它会让我们躺在功劳簿上,被时代的洪流无情地淘汰。

骄傲是人际关系的“腐蚀剂”,会让人众叛亲离,孤家寡人。

人是社会性动物,任何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他人的支持与帮助,而骄傲的本质,是目中无人,是将自己的价值凌驾于集体之上,一个骄傲的人,往往听不进批评,看不到他人的长处,言语间充满了傲慢与偏见,这种姿态,无疑会疏远朋友,得罪同事,失去人心,正如《三国演义》中的杨修,其“恃才放旷”的骄傲,最终招致了杀身之祸,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人:稍有成绩便对他人颐指气使,稍有见解便否定一切不同意见,他们或许能获得一时的虚荣,却注定会失去长久的尊重与信任,一个团队,若被骄傲的成员主导,便会内耗不断,人心涣散;一个社会,若弥漫着骄傲的风气,便会固步自封,失去活力,唯有谦逊,才能让我们懂得欣赏他人,团结协作,汇聚起集体的智慧与力量。

真正的强大,源于内心的谦逊与自省。

如何才能摆脱骄傲的束缚呢?答案在于“谦逊”与“自省”,谦逊,并非自卑自怜,而是一种清醒的自我认知,是对世界抱有敬畏之心的态度,它承认自己的渺小,也欣赏他人的伟大,正如稻盛和夫先生所说:“谦虚之心是幸福的源泉。”拥有谦逊之心,我们才能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新知,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得失。

自省,则是保持谦逊的利器,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每日反思自己的言行,审视自己的不足,才能及时修正偏差,防止骄傲情绪的滋生,当取得成就时,多问问自己:“这是否是团队协作的结果?”“我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当遭遇挫折时,多想想自己:“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能从中学到什么?”通过持续的反思,我们才能时刻保持谦卑,将每一次成功都视为新的起点,而非终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生的征途,是一场永无止境的修行,一时的荣耀只是过眼云烟,唯有谦逊与勤奋,才是支撑我们走得更远、飞得更高的坚实翅膀,让我们戒掉骄傲的浮躁,沉淀谦逊的品格,在自省中不断成长,以一颗平常心面对世事变迁,方能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行稳致远,最终抵达理想的彼岸。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