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是一种非常常见且重要的文体,它的核心是“说理”,无论是学术研究、考试作文,还是工作汇报、社评文章,都离不开议论文的逻辑框架,下面我将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写”三个层面,为你详细拆解议论文的用法。

议论文的定义与核心要素(是什么?)
议论文,顾名思义,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它通过运用事实和道理作为论据,来阐明作者对某个特定问题的观点和主张。
一篇合格的议论文,必须包含三个核心要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议论文三要素”:
- 
论点
- 定义: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它是议论文的灵魂和统帅,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可以有多个分论点来支撑中心论点。
 - 要求:必须正确、鲜明、有针对性,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是大家公认、无需讨论的“废话”。
 - 位置:通常在文章开头(引论部分)明确提出,或者在结尾总结时点明。
 
 - 
论据
- 定义: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它是论点的支柱,没有论据,论点就站不住脚。
 - 分类:
- 事实论据:具体的事例、历史事实、统计数据、个人经历等,它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
 - 道理论据:公认的道理、科学原理、名言警句、谚语俗语、经典著作中的论述等,它具有权威性和概括性。
 
 - 要求:必须真实、可靠、典型,并且要与论点有必然的逻辑联系。
 
 - 
论证
- 定义: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它是连接论点和论据的桥梁,是议论文的血肉。
 - 作用: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使文章有说服力。
 - 方法:这是议论文用法中最复杂也最关键的部分,我们将在下一节详细展开。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怎么写?)
论证方法是议论文的“武功招式”,掌握多种方法,才能让文章逻辑严密、论证有力,以下是几种最核心、最常用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 用法:列举具体、有代表性的事例来证明观点,这是最常用、也最直观的论证方法。
 - 关键:事例要典型、新颖、有说服力,并且事例后一定要有分析,不能“例子+观点”两张皮。
 - 示例:
论点:勤奋是成功的关键。 论据:发明家爱迪生为了发明耐用的灯丝,试验了上千种材料,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最终才取得成功,正是他“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的勤奋,才点亮了世界。 分析: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了,任何伟大的成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勤奋付出。
 
道理论证
- 用法:引用名人名言、公理定理、谚语俗语等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 关键:引用要准确、恰当,不能断章取义,最好能结合自己的语言进行阐释。
 - 示例:
论点:诚信是立身之本。 论据:古人云:“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诚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一个没有诚信的行业,也难以获得长远的发展。
 
对比论证
- 用法:将两种性质不同、有对立关系的事物或道理进行比较,突出其中一个的正确性,可以是正反对比,也可以是今昔对比。
 - 关键:对比要鲜明、有可比性,通过对比让优劣、是非一目了然。
 - 示例:
论点:面对困难,积极的心态比消极的态度更重要。 论据:同样是面对工作中的重大挑战,有的人怨天尤人,最终一无所获;而有的人则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将其视为成长的契机,最终攻克难关,脱颖而出,两种心态,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结果。
 
因果论证
- 用法:通过分析事物的原因来证明结果,或者由结果推导原因,从而阐明观点。
 - 关键:要找准因果关系,不能将偶然联系当作必然因果。
 - 示例:
论点:阅读能够拓宽人的视野。 论据:因为阅读能让我们跨越时空,与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体验各种各样的人生,这种知识的积累和思想的碰撞,自然而然地就打破了我们个人经验的局限,从而拓宽了视野。
 
引用论证
- 用法:引用权威人士、权威著作或权威文件的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论点,与道理论证类似,但更侧重于“权威性”。
 - 示例:
论点: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论据: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所指出的,全球气候变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威胁着人类的生存,这份来自权威机构的警告,足以让我们警醒。
 
类比论证
- 用法:用性质相同或相近的、人们熟知的事物来证明一个比较抽象的论点。
 - 关键:两类事物之间必须有本质的相似性,否则就会犯“类比不当”的错误。
 - 示例:
论点:学习知识需要持之以恒。 论据:知识就像建房子,需要一砖一瓦地积累,任何一环的缺失都可能导致整个大厦的崩塌,今天学一点,明天丢一点,最终永远也盖不成知识的高楼。
 
议论文的标准结构(怎么组织?)
一篇结构清晰的议论文,通常遵循“总—分—总”的经典结构。
- 
引论(开头)——凤头
- 作用:开篇明义,引出中心论点。
 - 写法:
- 开门见山:直接提出论点。
 - 故事引入:讲一个简短的故事,引出论点。
 - 现象引入:描述社会现象,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
 - 引用名言:引用一句名言,引出论点。
 
 - 要求:简洁、迅速、引人入胜。
 
 - 
本论(主体)——猪肚
- 作用: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中心论点进行详细阐述和证明,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内容要充实、论证要充分。
 - 写法:
- 并列式:设置几个平行的分论点,从不同侧面共同支撑中心论点,论“成功需要的三要素:勤奋、智慧、机遇”。
 - 层进式:各个分论点之间是层层深入、递进的关系,提出问题(是什么)→ 分析问题(为什么)→ 解决问题(怎么办)。
 - 对比式: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突出正确的一方。
 
 - 要求:段落之间要有清晰的逻辑联系,多用“其次…”“另一方面…”等过渡词。
 
 - 
结尾)——豹尾
- 作用:总结全文,重申论点,发出号召或引人深思。
 - 写法:
- 总结归纳:简要回顾本论部分的分论点,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 发出号召:基于论点,提出希望或发出行动倡议。
 - 升华主题:将论点的意义进行拔高,使其更具普遍性或前瞻性。
 - 引人深思: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留给读者思考空间。
 
 - 要求:有力、简洁、余味悠长,切忌画蛇添足。
 
 
实战演练:以“逆境出人才”为例
- 
中心论点:逆境是磨砺人才的试金石,能激发人的潜能,成就非凡。
 - 
引论:
古人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人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真正的强者,往往是在逆境中淬炼而成,逆境,并非只是前进的绊脚石,更是成就卓越人才的熔炉。
 - 
本论(并列式结构):
- 分论点一:逆境能激发人的潜能,逼迫人突破自我。
- 论据:司马迁
 
 
 - 分论点一:逆境能激发人的潜能,逼迫人突破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