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微团课方案:青春向党,奋斗强国——新时代青年的“必修课”
课程基本信息
- 课程主题: 青春向党,奋斗强国——新时代青年的“必修课”
- 课程时长: 15-20分钟(“微”团课的核心)
- 授课对象: 全体共青团员、入团积极分子及广大青年学生
- 授课形式: 线上线下结合(可利用班会、年级大会、腾讯会议等场景),以PPT讲解为主,穿插互动问答和短视频。
- 核心目标:
- 思想引领: 引导青年学生深刻理解“青春向党,奋斗强国”的时代内涵,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 价值塑造: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奋斗精神和责任担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行动激励: 鼓励学生将远大抱负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共青团员的先进性。
课程内容与流程设计(15分钟版)
【开场:破冰引入,抓住注意力】(约2分钟)

- 辅导员开场白:
- “同学们好!在开始今天的正式内容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提到‘青春’,你会想到什么颜色?”
- (引导学生回答:红色、金色、蓝色等)
- “大家说的都很有道理,但今天,我想给大家一个更确定的答案——在新时代,青春最鲜亮的底色,红色’,因为,青春的方向,就是党的方向;青春的奋斗,就是为强国复兴而奋斗,这就是我们今天微团课的主题——青春向党,奋斗强国。”
【第一篇章:知其然——何为“青春向党”?】(约4分钟)
- 核心观点: “青春向党”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历史的必然和时代的召唤。
- 内容讲解:
- 历史的回响(PPT展示图片):
- 展示“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的照片、革命战争年代青年战士的画像、改革开放初期青年创业者的场景。
- 辅导员旁白: “从‘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呐喊,到‘把青春献给祖国’的誓言;从‘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一代代中国青年,始终跟随着党的旗帜,将青春的足迹刻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这,青春向党’的基因传承。”
- 时代的召唤(PPT展示关键词):
- “国之大者”: “我们党擘画了‘两个一百年’的宏伟蓝图,这不仅是国家的目标,更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人生坐标系’,我们的青春,要向这个大方向看齐。”
- “定盘星”: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思想容易迷茫,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就是我们青年人思想上的‘定盘星’和行动上的‘指南针’。”
- 历史的回响(PPT展示图片):
【第二篇章:知其所以然——为何“奋斗强国”?】(约4分钟)
- 核心观点: 强国梦不是等来的、喊来的,而是奋斗出来的,青年是强国建设的生力军。
- 内容讲解:
- 播放短视频(1-2分钟):
精选一段展现新时代中国成就的混剪视频,如“天宫”遨游、“蛟龙”探海、“天眼”探空、C919大飞机、脱贫攻坚、抗疫斗争等。
- 辅导员提问与讲解:
- “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你内心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引导学生自豪、振奋)
- “是的,这就是奋斗的力量!这些成就的背后,是无数青年科研工作者、青年工匠、青年志愿者、青年军人的默默奉献,他们是‘强国一代’的缩影。”
-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对于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来说,奋斗是什么?它不是空洞的,而是具体的,它可能是图书馆里为梦想挑灯夜读的身影,是实验室里为了一个数据反复求索的执着,是运动场上挑战极限的汗水,也是志愿服务中传递温暖的微笑。”
- 播放短视频(1-2分钟):
【第三篇章:知其所以然——青年当如何“为”?】(约3分钟)
- 核心观点: 将远大抱负落实到具体行动,做好“四有”新人。
- 内容讲解(结合辅导员工作实际):
- 第一,做“有理想”的追梦人。 “立大志,明大德,把你的专业学习,和国家的‘卡脖子’技术、社会发展的需求联系起来,你的专业,就是你未来报国的武器。”
- 第二,做“敢担当”的实干家。 “面对困难不‘躺平’,面对挑战不‘佛系’,在班级工作中、在社会实践中,勇于承担责任,锻炼本领。”
- 第三,做“能吃苦”的奋斗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本身就是一场修行,吃得了学习的苦,才能品得出成功的甜。”
- 第四,做“肯奋斗”的追光者。 “以身边优秀的党员、团员为榜样,像追光一样,向着更优秀的自己奔跑。”
【升华主题,发出号召】(约2分钟)
- 辅导员总结与号召:
- “同学们,时代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中。‘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这不仅是一句庄严的宣誓,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 “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将‘青春向党,奋斗强国’这八个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最美的青春年华,与党同心、与人民同行,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 结束: 播放共青团团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片段,在激昂的旋律中结束课程。
辅导员授课技巧与建议
- 语言风格: 多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热词、流行语(如“YYDS”、“绝绝子”、“卷起来”等),但要适度、得体,避免低俗化,语气要亲切、真诚,像朋友谈心一样。
- 互动设计: 除了提问,还可以设计快速投票(如用问卷星)、弹幕互动(线上)、或者在讲到具体事例时,请相关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
- 视觉呈现: PPT制作要精美,多用高质量图片、短视频、动图,少用大段文字,色彩鲜明,重点突出。
- 案例选择: 案例要“新、近、实”,多选用学生身边的榜样、校园内的感人故事、近期发生的国家大事,增强代入感和说服力。
- 情感共鸣: 辅导员本人要充满激情和信念,用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可以适当分享自己大学时的奋斗经历或心路历程,拉近距离。
- 课后延伸: 微团课结束后,可以布置一个“微任务”,如:
- 写一句“我的青春誓言”发在班级群。
- 分享一个你心中的“奋斗强国”榜样。
- 组织一次“如何将我的专业与强国梦结合”的主题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