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热水器依靠制冷剂(俗称“雪种”)实现热量搬运,长期使用后可能出现制冷剂不足,导致制热效率下降,掌握正确的加注方法可确保设备高效运行,同时避免操作不当引发的安全隐患。
判断是否需要加注制冷剂
出现以下情况时,可能需补充制冷剂:
- 制热速度明显变慢,水温达不到设定值;
- 室外机蒸发器结霜不均匀或结冰;
- 运行电流低于额定值,且系统压力异常(需压力表检测);
- 设备报故障代码(如低压保护)。
注意:需先排除其他故障(如风扇损坏、管路堵塞),盲目加注可能掩盖真实问题。
加注前的准备工作
-
工具准备
- 制冷剂罐(型号需与设备标注一致,常见为R22或R410A);
- 电子秤(精确到克);
- 压力表组(高低压双表);
- 真空泵、扩口器、扳手等。
-
安全确认
- 关闭电源,确保设备完全断电;
- 检查管路无泄漏(可用肥皂水涂抹接口观察气泡);
- 佩戴防护手套和护目镜,制冷剂接触皮肤可能引发冻伤。
规范加注步骤
步骤1:抽真空
- 将压力表蓝色软管连接真空泵,黄色软管接制冷剂罐,红色软管接热泵低压阀(大阀);
- 启动真空泵抽真空15-20分钟,压力表显示-0.1MPa后关闭阀门,保压5分钟确认无泄漏。
步骤2:定量加注
- 制冷剂罐倒置放在电子秤上,记录初始重量;
- 缓慢打开制冷剂罐阀门,观察电子秤数值变化,按设备标注的充注量(如800g)控制加注量;
- 加注过程中监测低压压力(R22正常值约0.4-0.6MPa,R410A约0.8-1.0MPa)。
步骤3:运行检测
- 加注完成后启动热泵,运行10分钟;
- 观察高压压力(R22约1.5-2.0MPa,R410A约2.5-3.0MPa)、电流是否在额定范围内;
- 检测出风口温差(正常应≥40℃)。
常见问题处理
-
压力异常偏高
可能原因:制冷剂过量或系统混入空气,需回收部分制冷剂并重新抽真空。
-
加注后效果不显著
检查四通阀是否串气,或压缩机性能是否衰减。
-
制冷剂泄漏
使用检漏仪定位漏点,焊接后重新抽真空加注。
注意事项
- 不同制冷剂不可混用(如R22与R410A成分、压力不同);
- 禁止明火操作,制冷剂遇火可能生成有毒气体;
- 建议每2年由持证技师检查系统密封性。
热泵热水器维护需兼顾技术规范与安全,普通用户建议联系专业售后,自行操作时务必严格遵循设备手册,确保制冷剂类型、充注量、操作环境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