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您整理了一系列适用于不同主题的小学心理辅导游戏,并按照心理主题进行了分类,每个游戏都包含了目标、适用年级、所需材料、游戏规则和引导要点。

情绪认知与管理
这类游戏帮助孩子识别、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游戏1:情绪猜猜猜
- 目标:识别和表达基本情绪(喜、怒、哀、怕、惊等)。
 - 适用年级:1-3年级
 - 所需材料:情绪卡片(画有不同表情的图片或词语)。
 - 游戏规则:
- 学生分成2-4组,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
 - 老师给代表看一张情绪卡片(如“开心”、“生气”)。
 - 代表不能说话,只能用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表演这个情绪。
 - 台下的组员在规定时间内(如30秒)猜出是什么情绪。
 - 猜对的小组得分,最后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 引导要点:
- 游戏后提问:“当你看到表演时,你是怎么猜出来的?除了脸,身体还能告诉我们什么?”
 - 引导学生认识到情绪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并且情绪本身没有好坏之分。
 
 
游戏2:情绪温度计
- 目标:学习用“温度”来量化自己的情绪强度,并思考应对方法。
 - 适用年级:3-6年级
 - 所需材料:一个大白板或一张白纸,画上0-10的温度计刻度。
 - 游戏规则:
- 老师分享一个情境,如“你辛辛苦苦搭好的积木被同学不小心碰倒了”。
 - 请学生用一个数字(0-10)来描述自己在这个情境下情绪的“热度”,0代表“心如止水”,10代表“怒火冲天”。
 - 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的数字,并简单说说为什么。
 - 老师引导:“如果你的情绪温度计是8,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把它降下来,比如降到3或4?”(可以引导学生说出深呼吸、离开现场、找人倾诉等方法)。
 
 - 引导要点:
- 强调情绪是可以调节的,就像温度计可以升降一样。
 - 鼓励学生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并探索积极的降温策略。
 
 
人际交往与合作
这类游戏帮助孩子学习沟通、合作、尊重和解决冲突。
游戏3:信任后仰
- 目标:建立信任感,体验被支持的感觉,学会承担责任。
 - 适用年级:4-6年级
 - 所需材料:平坦、安全的场地。
 - 游戏规则:
- 学生两人一组,一人扮演“后仰者”,一人扮演“支撑者”。
 - “后仰者”双脚并拢,双臂交叉于胸前,身体挺直,闭上眼睛。
 - “支撑者”与“后仰者”面对面,双腿前后分开,膝盖微曲,双臂前伸,手掌心向上,准备接住。
 - 老师发出指令:“准备好了吗?我要倒了!”“后仰者”从直立状态向后倒下,身体保持笔直,完全信任“支撑者”会接住他。
 - “支撑者”稳稳接住,轻轻扶住“后仰者”站好。
 - 交换角色,重新进行。
 
 - 引导要点:
- 游戏后提问:“作为后仰者,倒下的那一刻是什么感觉?是什么让你敢于倒下?”
 - “作为支撑者,接住同伴时,你有什么感受?”
 - 引导学生理解信任是相互的,团队合作需要每个人的付出和责任感。
 
 
游戏4:心有灵犀(你来比划我来猜)
- 目标:锻炼非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默契。
 - 适用年级:全年级
 - 所需材料:词语卡片(可以是成语、动物、日常用品等)。
 - 游戏规则:
- 两人一组,一人比划,一人猜。
 - 比划的人不能说话,只能用肢体动作表演。
 - 猜的人在规定时间内(如1分钟)猜出词语的数量。
 - 可以进行小组比赛,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
 
 - 引导要点:
- 讨论:“当语言不通时,我们还能用什么方式交流?表情和动作有多重要?”
 - 强调倾听和观察在沟通中的重要性。
 
 
认识自我与建立自信
这类游戏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接纳不完美,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游戏5:优点轰炸
- 目标: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并学会欣赏和赞美他人。
 - 适用年级:3-6年级
 - 所需材料:每人一张A4纸,一支笔。
 - 游戏规则:
- 每人发一张纸,在纸上方写下自己的名字。
 - 将纸传递给右手边的同学。
 - 收到纸的同学,要在纸上写下该同学一个自己观察到的优点(如“你很乐于助人”、“你的画画得很好”、“你笑起来很阳光”)。
 - 写好后,继续传递给下一位同学,直到纸张传回自己手中。
 - 每位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阅读大家写给自己的优点。
 
 - 引导要点:
- 提问:“当你看到大家写的优点时,有什么感受?有没有一些是你自己之前没发现的?”
 -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拥有很多独特的闪光点,值得被看见和肯定。
 - 鼓励学生将“优点轰炸”的温暖带回到日常生活中。
 
 
游戏6:我的能量球
- 目标:可视化自己的优点和力量,增强自信。
 - 适用年级:1-6年级
 - 所需材料:彩色的圆形纸片、彩笔。
 - 游戏规则:
- 发给每个孩子一张圆形纸片,告诉他们这是一个“能量球”。
 - 请学生在“能量球”上写下或画出自己的三个优点、喜欢自己的三个地方、或者让自己感到自豪的三件事。
 - 可以分享自己的“能量球”,也可以自己珍藏。
 - 老师可以引导:“当你感到不开心或没信心的时候,可以看看你的‘能量球’,它会提醒你有多棒!”
 
 - 引导要点:
- 强调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能量”。
 - 这个“能量球”是内在力量的象征,可以随时给自己充电。
 
 
压力应对与抗逆力
这类游戏帮助孩子面对挑战,学习坚持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游戏7:纸桥承重赛
- 目标:体验挑战与失败,学习团队协作和创造性解决问题。
 - 适用年级:4-6年级
 - 所需材料:几张A4纸、一盒回形针(或胶带)、几本厚书作为“承重物”。
 - 游戏规则: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相同的材料(几张纸和几个回形针)。
 - 任务:利用所有材料,在10-15分钟内,搭建一座能“跨越”两个桥墩(如两本厚书)的纸桥。
 - 时间到后,测试每座纸桥的承重能力(可以在桥上放小硬币,直到桥塌)。
 - 承重最多的小组获胜。
 
 - 引导要点:
- 重点不是输赢,而是过程,提问:“你们小组在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 “如果可以重来,你们会做什么不同的尝试?”
 - 引导学生理解,失败是学习的一部分,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吸取经验,不断尝试。
 
 
心理辅导游戏实施小贴士
- 安全第一:确保所有身体接触类游戏都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并事先征得学生同意。
 - 规则清晰:在游戏前,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解规则,确保每个孩子都听懂。
 - 重在参与:营造轻松、包容的氛围,强调“参与比输赢更重要”,避免过度竞争。
 - 引导分享:游戏后的讨论和分享是心理辅导的核心环节,老师要善于提问,鼓励孩子表达真实的感受和想法。
 - **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