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就是议论事理、发表看法、提出主张的文章,它的核心任务是“说服”,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让读者接受你的观点。

初二议论文的要求是: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清晰,语言通顺。
议论文的“骨架”——基本结构
一篇标准的议论文就像一个人,有头、有身、有脚,我们可以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它的结构。
凤头(开头):引人入胜,亮明观点
开头要漂亮,快速抓住读者眼球,并清晰地提出你的中心论点。
-
开门见山法
- 公式:现象/事件 + 我的态度(中心论点)。
- 示例: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海量信息,我认为,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是每个中学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
-
名言引路法
- 公式:引用名言 + 解释名言 + 提出中心论点。
- 示例: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句话告诉我们,勤奋是成功的基石,在我看来,无论是学习知识还是掌握技能,勤奋都是不可或缺的品质。
-
故事/现象引入法
- 公式:讲述一个故事或描述一个现象 + 分析其本质 + 提出中心论点。
- 示例:曾看到一则新闻,一名学生因沉迷网络游戏而荒废了学业,这不禁让我思考: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娱乐与学习?我认为,自律是平衡二者关系的最佳途径。
猪肚(主体):论证充分,条理清晰
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需要用几个分论点来支撑你的中心论点,每个分论点都需要论据来证明。
-
结构:“分论点 + 论据 + 分析” 的模式,至少重复2-3次。
-
论据从哪里来?(三要素)
- 事实论据:具体的事例、历史事件、社会现象、个人经历等。
- 例: 居里夫人在简陋的实验室里,日复一日地提炼沥青铀矿,最终发现了镭元素,这就是勤奋的最好证明。
- 道理论据:名人名言、科学原理、公理俗语、警句格言等。
- 例: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
- 理论论据:公认的道理、哲学观点等。(初二阶段较少用)
- 事实论据:具体的事例、历史事件、社会现象、个人经历等。
-
论证方法有哪些?
- 举例论证:用具体事例来证明观点,这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
- 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公理俗语来证明观点,增强说服力。
- 对比论证:将两种性质相反或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突出其中一个的正确性。
- 例: 将勤奋的司马迁和懒惰的方仲永进行对比,论证后天努力的重要性。
- 比喻论证:用打比方的方式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使文章更生动。
- 例: 把挫折比作通往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豹尾(: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结尾要响亮有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总结归纳法
- 公式:重申中心论点 + 总结分论点。
- 示例:无论是个人成长还是国家发展,创新精神都至关重要,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培养创新思维,用智慧点亮未来。
-
发出号召/呼吁法
- 公式:总结观点 + 发出行动号召。
- 示例:诚信是立身之本,是社会和谐的基石,让我们每个人都从拾金不昧、信守承诺做起,共同构筑一个诚信的社会。
-
引用/比喻结尾法
- 公式:引用名言或使用一个有力的比喻,升华主题,引人深思。
- 示例:愿我们都能像雄鹰一样,敢于挑战风雨,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写作步骤:一步步教你写好议论文
-
审题立意(想清楚)
- 读懂题目:圈出关键词,明确题目要求你讨论什么。
- 确立观点:根据题目,提出一个明确、正确、有话可说的中心论点,观点不能太绝对,要留有余地。“玩游戏对人有害”不如“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
-
构思提纲(搭骨架)
- 这是动笔前最重要的一步!用简单的句子列出你的文章结构。
- 中心论点:论点一
- 分论点1:+ 事实论据A + 道理论据B + 分析
- 分论点2:+ 事实论据C + 道理论据D + 分析
- 分论点3:(可选,让论证更充分)
- 总结升华
-
(长血肉)
- 按照提纲,一段一段地写,每个段落只讲一个分论点,段落开头最好有中心句。
- 论据要典型:选最有代表性、最有说服力的例子。
- 分析要到位:这是初二学生最容易忽略的! 不能光摆事实,要分析“为什么这个例子能证明我的观点”,把论据和论点紧密联系起来。
-
修改润色(梳头发)
- 检查观点:中心论点是否明确?分论点是否支撑了中心论点?
- 检查逻辑:论证过程有没有漏洞?语言是否通顺?
- 检查语言:有没有错别字?用词是否准确优美?
- 检查结构:开头结尾是否呼应?段落之间过渡是否自然?
范文赏析与解析
说“勤”**
(开头 - 凤头) 中国有句俗话:“一勤天下无难事。”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勤”对于个人成长乃至国家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在我看来,勤奋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青少年攀登知识高峰、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经之路。
(主体 - 猪肚) 勤奋是获取知识的基石。 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点滴的积累,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为了发明耐用的白炽灯,试验了上千种材料,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正是这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勤奋精神,让他最终点亮了世界,试想,若没有日复一日的钻研与尝试,他怎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这告诉我们,知识的大门永远向勤奋的人敞开。
勤奋是弥补天资不足的良药。 或许有人认为自己天资平庸,难以成才,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勤能补拙,北宋名臣司马光,幼时记忆力并不出众,但他却以“枕戈待旦”的勤奋,用圆木做了个“警枕”,只要一翻身枕头滚动,他就立刻起身读书,他主持编纂了不朽巨著《资治通鉴》,司马光的故事雄辩地证明,天赋固然重要,但后天的勤奋更能决定一个人的最终高度。
(- 豹尾) 无论是获取知识,还是弥补不足,勤奋都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品质,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更应将“勤”字铭记于心,付诸于行,让我们以勤奋为帆,以毅力为桨,在人生的航程中乘风破浪,驶向成功的彼岸!
初二学生常见误区及避坑指南
-
论点不明确,或论点太大太空。
- 错误示例:《论成功》
- 修改建议:《细节决定成败》、《坚持是成功的秘诀》——观点更具体,更容易论证。
-
只有论据,没有分析。
- 错误示例:我们要勤奋,祖逖闻鸡起舞,最后成为了大将军。(然后呢?没有分析)
- 修改建议:……祖逖闻鸡起舞,正是这种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