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培优辅导记录表
学生姓名: 辅导教师: 辅导周期: __年__月 至 __年__月

第一部分: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 项目 | |
|---|---|
| 学生姓名 | |
| 就读年级 | |
| 辅导科目 | 数学 |
| 家长联系电话 | |
| 学生优势分析 | (计算能力强、逻辑思维清晰、对数学有浓厚兴趣、学习习惯好等) |
| 学生薄弱环节 | (应用题审题不清、几何空间想象能力弱、概念理解不透彻、解题速度慢、粗心马虎等) |
| 辅导目标 | 知识层面: 掌握 ____、____ 等重难点知识。 能力层面: 提高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习惯层面: 养成认真审题、规范书写、及时检查的良好习惯。 素养层面: 培养数学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
第二部分:辅导过程详细记录
| 日期 | 辅导主题/内容 | 重难点分析 | 辅导方法与过程 | 学生表现与反馈 | 作业布置 | 家长签字 |
|---|---|---|---|---|---|---|
| 示例: 10.08 |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 重点: 理解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难点: 理解“单位1”的抽象概念。 |
情景导入: 用分披萨、分蛋糕的例子引入。 数形结合: 画线段图、圆形图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概念辨析: 通过对比“3/4米”和“3/4”的区别,强化“单位1”概念。 |
优点: 课堂参与度高,能积极回答问题。 不足: 对“单位1”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更多实例巩固。 建议: 课后多观察生活中的分数现象。 |
课本 P25 练习1-3题。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分数? |
___ |
第三部分:阶段性与总结性评价
| 评价类型 | 具体描述与表现 | 改进建议 | |
|---|---|---|---|
| 阶段性评价 (每月一次) |
知识掌握度 | (对本月所辅导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如:已掌握、基本掌握、仍需加强) | |
| 思维能力 | (逻辑推理、空间想象、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表现) | ||
| 学习习惯 | (听课专注度、笔记、书写、检查习惯等) | ||
| 总结性评价 (期中/期末) |
总体进步 | (与初期相比,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显著变化) | |
| 现存问题 | (目前仍存在的核心问题或需要长期关注的方面) | ||
| 后续规划 | (下一阶段的辅导重点、方向和具体措施) |
第四部分:家校沟通记录
| 日期 | 沟通方式 (电话/微信/面谈) |
沟通主要内容 | 家长反馈与建议 | 教师跟进措施 |
|---|---|---|---|---|
第五部分:教师反思与心得
| 反思周期 | |
|---|---|
| 本周/本阶段反思 | (本次辅导方法是否有效?学生哪个环节进步最大?哪个环节设计得不够好?如何调整?) |
| 长期心得 | (在辅导该生的过程中,获得的最深刻的感悟是什么?对未来的教学有何启发?) |
如何使用这份记录表:
- 前期准备: 在辅导开始前,认真填写“学生基本情况分析”,这是制定个性化辅导计划的基石。
- 过程记录: 每次辅导后,及时、详细地填写“辅导过程详细记录”,这不仅是备忘,更是分析学生问题、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
- 定期评价: 建议每月进行一次“阶段性评价”,每学期期中/期末进行“总结性评价”,并与学生和家长共同回顾,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
- 保持沟通: 定期与家长沟通,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进步。
- 持续反思: “教师反思与心得”部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坚持记录会让你不断进步。
这份记录表将帮助您系统化、科学化地进行培优辅导,让每一次辅导都有的放矢,效果可见,希望对您有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