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每日工作总结?
在辅导机构,每日工作总结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交作业”,更是:

- 个人复盘,自我提升:回顾一天的工作,反思成功与不足,明确第二天的改进方向。
- 团队协作,信息同步:让团队成员(特别是主管和同事)了解你的工作进展、遇到的问题和需要的支持。
- 数据追踪,量化管理:记录关键数据(如咨询量、报名数、续费率),为机构决策提供依据。
- 问题暴露,及时解决: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沉淀下来,便于团队集中讨论,找到系统性解决方案。
- 经验沉淀,知识共享:将成功的经验、有效的沟通话术、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下来,形成团队的知识库。
辅导机构每日工作总结(通用模板)
这份模板适用于教务、课程顾问、班主任、学科教师等岗位,可根据具体职责进行微调。
【XX辅导机构 - XX部门 - 岗位】每日工作总结
姓名:[你的姓名] 日期:[年/月/日] 填写时间:[填写总结的时间]
今日核心数据完成情况
| 指标项 | 目标值 | 完成值 | 完成率 | 备注 |
|---|---|---|---|---|
| 课程咨询量 | [10组] | [12组] | 120% | 来源:线上平台5组,转介绍2组,地推5组 |
| 新生报名数 | [2人] | [1人] | 50% | |
| 老生续费/扩科 | [1人] | [2人] | 200% | 张同学扩科数学 |
| 课时消耗 | [20节] | [22节] | 110% | |
| 家长沟通/回访 | [15次] | [18次] | 120% | 重点跟进王同学学习状态 |
| ... | ... | ... | ... |
今日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按优先级或工作模块列出,使用【√】或【X】标记完成状态)
- [ ] 教学相关
- [ ] 完成了对李同学(初三数学)的1对1授课,讲解了二次函数专题。
- [ ] 批改了5名学生的课后作业,并进行了针对性点评。
- [ ] 准备了明天《物理力学》的公开课课件。
- [ ] 咨询/销售相关
- [ ] 接听了20组咨询电话,有效信息记录18组。
- [ ] 跟进了3组意向客户,其中1组成功报名。
- [ ] 与王女士(孩子小学五年级)进行了深度沟通,分析了孩子学习问题,并制定了初步学习规划。
- [ ] 学员管理/服务相关
- [ ] 检查了所有在读学员的上课出勤情况,无缺勤。
- [ ] 回访了5位在读学员的家长,反馈了近期学习情况,收集了2条建议。
- [ ] 处理了刘同学关于课程时间调整的申请,已与任课老师协调完毕。
- [ ] 团队/协作相关
- [ ] 参加了下午的教研会,分享了“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心得。
- [ ] 向市场部提供了2个优秀学员的案例素材。
今日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真实记录问题,并体现你的思考和行动)
-
问题描述1:咨询时,一位家长对价格非常敏感,认为机构费用偏高,最终没有报名。
- 解决方案/反思:
- 行动:已将此情况反馈给主管,并请教了资深同事。
- 反思:我的价值呈现不够,过于强调课程本身,而忽略了我们如何通过服务帮助孩子提分、解决家长的焦虑,下次应多使用“数据化”案例(如“XX同学通过3个月,成绩从70分提升到95分”),并强调我们的“个性化服务流程”和“学习效果保障”。
- 待办:整理一份“价值沟通话术”,专门应对价格敏感型家长。
- 解决方案/反思:
-
问题描述2:一名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影响课堂效率。
- 解决方案/反思:
- 行动:课后与该学生进行了简短沟通,了解到他最近玩游戏上瘾,已将情况同步给家长,并建议共同制定“电子产品使用规则”。
- 反思:课堂管理需要更有技巧,不能只靠说教,下次可以尝试增加一些互动性强的教学环节,吸引其注意力。
- 待办:与家长约定时间,进行一次三方(学生、家长、老师)沟通。
- 解决方案/反思:
明日工作计划
(具体、可执行、有优先级)
- 【高优先级】:跟进今日未报名的3组意向客户,特别是对价格敏感的王女士,准备新的沟通方案。
- 【高优先级】:备好明天上午的《化学酸碱盐》课程,并设计2个课堂互动实验。
- 【中优先级】:回访昨天报名的新生家长,告知其开课准备事宜,并建立初步信任。
- 【中优先级】:完成本周学员周报的撰写,包含本周学习内容、状态分析和下周计划。
- 【低优先级】:整理本月优秀学员的颁奖照片和文案。
个人心得与成长
(这是总结的灵魂,体现你的思考深度)
- 收获:今天在与家长沟通时,我尝试使用了“共情式提问”(“我能理解您对孩子成绩的担心,您能具体说说最让您头疼的是哪方面吗?”),效果非常好,家长明显放下了戒备,沟通变得顺畅,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沟通技巧比话术本身更重要。
- 感悟:教育是慢的艺术,不能急于求成,对于暂时落后的学生,我们首先要建立他的信心,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
- 待学习/提升:需要加强对中考政策的研究,以便在咨询时能给家长更专业的建议。
不同岗位的侧重点
课程顾问/咨询师
- 核心数据:咨询量、有效线索数、报名数、单笔成交金额、转介绍率。
- 重点工作:电话咨询、面谈邀约、课程介绍、异议处理、合同签订。
- 问题与计划:重点记录沟通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如竞品对比、价格异议、信任建立等),并计划如何优化话术和流程。
学科教师/授课老师
- 核心数据:课时消耗、学生作业完成率、课堂测试通过率、学生满意度。
- 重点工作:备课、授课、作业批改与反馈、学情分析、个性化辅导。
- 问题与计划:重点记录学生在知识掌握、学习习惯、课堂表现上的问题,并计划如何在下一节课进行针对性突破,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班主任/学管师
- 核心数据:学员出勤率、家长沟通率、续费率、扩科率、问题解决率。
- 重点工作:学员档案管理、家校沟通、排课调课、学习活动组织、续费预警。
- 问题与计划:重点记录学员的突发状况(如情绪问题、家庭变故)、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计划如何跟进和服务,维护好家校关系。
教研/教学主管
- 核心数据:课程研发进度、教师培训场次、教师考核通过率、课程满意度。
- 重点工作:课程体系优化、教材/课件开发、教师教研活动组织、教学质量监控。
- 问题与计划:重点记录教学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如某知识点普遍薄弱)、教师提出的困难,并计划组织教研攻关或开展专项培训。
撰写小贴士
- 及时性:最好在下班前15-30分钟完成,记忆清晰。
- 真实性:实事求是,不夸大、不隐瞒,问题比成绩更重要。
- 简洁性:多用要点、数据,少用长篇大论,让人一目了然。
- 闭环思维:提到的问题,最好有初步的解决方案或下一步计划,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闭环。
- 持续改进:每周可以回顾一次每日总结,看看哪些问题反复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