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新时代爱国议论文,如何开头才能避免空喊口号?

开门见山,直接点题型

这种开头直接亮明观点,简洁有力,适合观点鲜明、论证严谨的文章。

新时代爱国议论文,如何开头才能避免空喊口号?-图1

示例1(经典定义式):

爱国,是镌刻在中华民族血脉深处的基因,是流淌在亿万华夏儿女心田的赤诚,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忧民情怀,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更是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独立与人民幸福而前赴后继的伟大实践,在我看来,真正的爱国,是理性的热爱,是清醒的认知,更是脚踏实地的行动。

示例2(递进关系式):

何为爱国?有人会说,爱国是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英勇;有人会说,爱国是国际赛场上为国旗欢呼的激动,诚然,这些都是爱国的生动体现,在我看来,爱国更是一种深沉而持久的情感,一种基于对国家历史、文化和发展道路深刻理解的责任与担当,它不仅体现在惊涛骇浪的壮举中,更蕴含于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坚守。


引经据典,文化底蕴型

这种开头引用名人名言、诗词典故或历史典故,能迅速提升文章的文化品位和说服力。

示例1(引用名言式):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这句名言,穿越三百余年的时空,依然振聋发聩,它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道出了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密码,爱国,正是这“责”字的题中之义,它不是少数精英的独角戏,而是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参与其中的宏大叙事。

示例2(诗词意境式):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的这句诗,是对爱国情怀最深刻的诠释,它告诉我们,爱国是一种超越个人利害得失的崇高境界,是一种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的无私奉献,从“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一代代中国人用行动践行着这份誓言。


设问反问,引人深思型

这种开头通过提出问题,引发读者思考,从而自然地引出自己的论点,具有很强的引导性。

示例1(连续设问式):

当我们仰望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当我们聆听雄壮激昂的国歌,当我们行走在日新月异的大地上,我们是否曾想过:爱国,对我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历史课本里泛黄的记忆,还是新闻报道中遥远的赞歌?不,爱国远不止于此,它是一种融入日常的自觉,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力量,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归属感与自豪感。

示例2(反问强调式):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我们是否还需要谈论爱国?有人或许会说,全球化浪潮下,国家的界限日益模糊,爱国情怀是否已经过时?我的答案是:恰恰相反,正因为世界充满不确定性,我们才更需要这份来自家国的温暖与力量,爱国,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是我们认识世界、定位自我的坚实坐标。


联系现实,时代感强型

这种开头从当下的社会热点、国家成就或面临的挑战切入,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和时代感。

示例1(成就切入式):

从“天问”探火到“奋斗者”号深潜,从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到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新时代的中国正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面对这波澜壮阔的复兴画卷,每一个中国人都无法抑制心中的自豪与激动,这份激动,便是爱国情怀最真实的流露,它激励着我们,不仅要为国家的成就喝彩,更要为续写这份辉煌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示例2(挑战切入式):

当某些国家以“脱钩断链”试图遏制中国发展,当“中国威胁论”等杂音甚嚣尘上,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思考:如何以理性的姿态表达我们的爱国之情?真正的爱国,不是情绪化的抵制,而是清醒的认知和务实的行动,它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国家发展的辉煌成就,也要正视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将爱国的热情转化为建设国家的强大动力。


写作小贴士:

  1. 观点明确: 开头结尾都要清晰地亮出你的中心论点,让读者一目了然。
  2. 语言精炼: 开头不宜过长,力求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丰富的内涵。
  3. 避免陈词滥调: 尽量用新颖的视角或独特的表达来诠释“爱国”,避免“我爱我的祖国”这类过于简单的句子。
  4. 与主体衔接: 开头提出的观点,要能在下文的段落中得到充分的论证和展开。

选择一个你最喜欢、也最符合你文章立意的开头,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拓展,就能写出一篇优秀的爱国议论文。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