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宏观把握——读懂文章,心中有数
拿到一篇文章,不要急于做题,先花3-5分钟快速通读,完成以下三个步骤,建立对文章的整体认知。

明确论点:文章的核心是什么?
- 技巧: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通常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或者在段落的中心句中。
- 如何找:
- 有时直接点明论点(如《俭以养德》),有时是论题(如《论“勤”》),需要结合内容判断。
- 看开头:作者常在开篇就亮明观点,或通过一个故事、现象引出论点。
- 看结尾:结尾部分常有总结、升华,往往会重申或深化论点。
- 找标志性词:注意“我认为”、“由此可见”、“、“、“归根结底”等词语,后面往往跟着论点。
- 目标:读完文章后,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作者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
梳理思路:文章是如何展开的?
- 技巧: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即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这能帮你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为后续答题定位信息提供框架。
- 常见结构:
- 总分总:提出论点(总)→ 分几个方面论证(分)→ 总结论点(总),这是最常见、最清晰的结构。
- 并列式:文章从几个并列的方面(如几个分论点)来共同支撑中心论点,各段之间是平行关系。
- 层进式:文章的论证层层深入,像剥洋葱一样,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是什么到怎么办。
- 目标:在脑中画出文章的“结构图”,知道每个段落大致在讲什么,服务于哪个论证环节。
辨析方法:作者用了什么“武器”来证明?
- 技巧:初步判断文章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能让你对文章的论证力度和特色有一个基本判断。
- 常见方法:
- 举例论证:举具体的事例来证明观点,标志词:比如、以……为例、历史故事、名人轶事等。
- 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谚语、公理、定律来证明观点,标志词:正如、古人云、有句话说等。
- 对比论证:将两种性质相反或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其中一个观点,标志词:反之、而、相反、与之相比等。
- 比喻论证:用打比方的方式,把抽象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标志词:好比、像、犹如等。
- 目标:对文章的论证手法有初步印象,为后面具体分析论证方法题做准备。
第二部分:微观分析——审清题干,精准作答
宏观把握后,就可以开始仔细审题、作答了,这是得分的关键。
审题三步法:
- 圈点关键词:在题干中圈出“题眼”,即问题的核心。
- “概括第X段的主要内容”
- “分析第X段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本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 明确题型:根据关键词判断题目类型(概括、分析、理解、探究等),并回忆该类型的答题模板。
- 定位区间:根据题干信息,快速回到原文中找到对应的段落或句子,锁定答题范围。
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概括论点或段落大意
- 提问方式:“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第X段的段意。”
- 答题技巧:
- 找中心句:优先寻找该段或全文的中心句,直接摘抄或稍作修改。
- 自己概括:如果没有中心句,就要自己提炼,方法:谁(或什么)+ 做了什么 + 怎么样(或为什么)。
- 语言精炼: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避免细节和例子。
- 示例:问“请概括第3段的段意”,找到该段首句“勤奋是成功的基石”,后面都是论证,答案即可概括为:本段论述了勤奋是成功的基石。
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 提问方式:“第X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答题技巧(万能公式):
- 举例论证: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举了……(概括事例)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了……(分论点或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 道理论证:使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引用了……(谁)的话,权威有力地证明了……(分论点或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 对比论证:使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将……和……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分论点或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 比喻论证: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证明了……(分论点或中心论点),使论证通俗易懂,易于理解。
- 要点:方法 + 内容(概括) + 作用(证明什么观点),三者缺一不可。
理解句子含义或作用
- 提问方式:“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 答题技巧:
- 解释表层含义:解释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它说明了什么。
- 分析深层含义:结合上下文,思考它在文中的真正含义,它揭示了什么道理,或者与中心论点有什么关系。
- 分析作用:
- 结构上:在开头可能是引出论点/论题;在中间可能是承上启下(过渡);在结尾可能是总结全文、深化中心论点。
- 内容上:可能是本段的中心句,或者使用了某种论证方法,增强了说服力等。
- 示例:问“如何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答: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失败孕育着成功,在文中,它强调了经历失败并从中吸取教训对于最终取得成功的重要性,是中心论点“成功需要毅力”的一个重要支撑。
分析论证思路或过程
-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作者是如何一步步论证中心论点的?”
- 答题技巧:
- 先总后分:作者通过……方式提出了……的中心论点,从……、……、……(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证。……(总结或升华)。
- 逻辑清晰:使用“、“、“、“等词语,清晰地展现论证的步骤。
- :简要概括每个分论点或论证层次的内容。
- 示例:答:文章通过一个名人故事引出“坚持是成功的关键”的中心论点,从个人成长、科学发明、国家发展三个层面,分别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来证明分论点,总结全文,号召大家坚持不懈。
拓展延伸与个性化解读
- 提问方式:“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本文观点的看法。”“读了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 答题技巧:
- 亮明观点:首先明确表示同意或认同作者的观点。
- 阐述理由: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为什么认同。
- 联系实际:这是得分关键! 举一个自己或社会生活中的真实例子来印证观点,例子要具体、贴切。
- 升华总结:最后可以总结一下,或表达自己未来的打算。
- 要点:观点 + 文本依据 + 生活实例 + 总结,切忌空谈大道理,一定要有“联系实际”的部分。
第三部分:规范作答——卷面清晰,语言专业
也需要好的呈现方式。
答案“三化”原则:
- 要点化:分点作答,用①②③标明,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一个要点只说一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