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战疫情:平凡岗位上的不凡坚守
在新冠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高校辅导员作为连接学校、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关键枢纽,始终站在校园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成为了学生心中最温暖、最坚实的依靠。

多重角色:疫情下的“超级英雄”
疫情让辅导员的职责范围无限扩大,他们身兼数职,是学生身边的“全能选手”。
-
“健康守护神”
- 精准摸排,动态管理: 每日统计学生健康状况、体温、核酸检测结果、行程轨迹,做到“一人一档”,底数清、情况明,这项看似简单重复的工作,背后是巨大的耐心和责任心。
- 应急处置,快速响应: 学生一旦出现发热或疑似症状,辅导员是第一个响应者,他们需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联系校医院、安排隔离、安抚学生情绪、通知家长,整个过程紧张而有序。
- 疫苗接种宣传动员: 积极宣传疫苗接种知识,消除学生疑虑,组织学生有序接种,构筑校园免疫屏障。
-
“心理按摩师”
- 情绪疏导,化解焦虑: 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封控管理的压抑感、对未来的迷茫,都可能导致学生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辅导员通过线上谈心谈话、主题班会、团体辅导等方式,倾听学生心声,进行心理疏导。
- 危机干预,保驾护航: 对于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辅导员能第一时间识别,并协同学校心理健康中心进行专业干预,预防极端事件发生。
- 营造积极氛围: 组织线上文体活动、知识竞赛、云打卡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积极向上、互助友爱的校园氛围。
-
“学业引路人”
- 保障线上教学: 及时传达学校的线上教学安排,确保学生“停课不停学”,帮助学生解决线上学习中遇到的设备、网络、课程资源等问题。
- 学业指导与帮扶: 关注学生的线上学习效果,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一对一帮扶,指导学生规划疫情期间的学习,鼓励他们利用时间提升自我,如阅读、学习新技能、参与科研项目等。
- 毕业季“护航员”: 对于面临毕业的学生,辅导员需要帮助他们处理求职、考研、毕业论文、答辩等一系列事宜,应对疫情带来的就业压力,确保他们顺利毕业。
-
“生活大管家”
- 物资保障“最后一公里”: 在校园封控期间,辅导员是学生物资供应的“神经末梢”,他们需要统计需求、分发三餐、配送快递、分发防疫物资,确保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 解决“急难愁盼”: 学生生病了需要买药,手机坏了需要维修,网络断了需要报修……这些琐碎而具体的事情,都由辅导员一一协调解决,他们是学生最信赖的“跑腿员”和“维修工”。
- 特殊群体关怀: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生病、身处疫区等特殊情况的学生,辅导员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扶,落实资助政策,提供临时困难补助,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
-
“政策宣传员”和“思想引领者”
- 政策“翻译官”: 及时、准确、反复地向学生传达上级部门和学校的各项防疫政策,确保人人知晓、人人理解、人人遵守。
- 思想“定盘星”: 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下,辅导员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疫情,不信谣、不传谣,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抗疫斗争中。
核心挑战与应对策略
在这场持久战中,辅导员自身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
身心俱疲,高压工作
- 表现: 24小时待命,睡眠严重不足,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身心俱疲。
- 应对: 学校层面应加强对辅导员的关怀,提供心理支持、合理安排轮岗、保障必要的休息时间,辅导员自身也要学会自我关怀,建立支持系统,与同事互相鼓励。
-
沟通不畅,信息过载
- 表现: 需要同时应对学校各部门、学生、家长等多方信息,容易产生信息混乱和沟通疲劳。
- 应对: 建立高效的信息发布渠道(如企业微信群、钉钉群),明确信息分类和发布规则,利用自动化工具辅助统计,提高工作效率。
-
学生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
- 表现: 学生数量多,需求各异,辅导员难以做到面面俱到。
- 应对: 建立学生骨干队伍,发挥朋辈互助作用,整合学校资源,联动后勤、教务、保卫、心理中心等部门,形成育人合力。
疫情带来的思考与启示
疫情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高校学生工作的短板,也催生了新的发展机遇。
- 学生工作模式的数字化转型: 疫情加速了线上思政教育、线上管理服务、线上心理辅导的普及,未来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智慧学工”模式将成为常态。
- 危机应对能力的全面提升: 学校和辅导员团队积累了宝贵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经验,未来应将其固化为常态化的应急预案和培训机制。
- 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深化: 疫情让家长更深度地参与到学生管理中,也促进了学校与社区、医疗等外部资源的联动,构建了更广泛的育人共同体。
- 对学生个体成长的深刻洞察: 辅导员在近距离观察中,更深刻地理解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行为习惯和成长需求,为今后的精准化、个性化育人提供了依据。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对于高校辅导员而言,这“三尺讲台”延伸到了宿舍楼道、手机屏幕和每一个需要他们的角落,在疫情防控这场大考中,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汗水浇灌成长,用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他们是学生心中当之无愧的“平凡英雄”,是这场战“疫”中最温暖、最坚定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