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个别心理辅导记录
使用说明:

- 保密性原则: 本记录属于高度保密文件,应存放于安全、保密的档案柜中,仅限心理辅导教师、学校相关领导(如需要)在遵守保密原则和伦理规范的情况下查阅,未经学生本人(及法定监护人,若为学生)的明确书面同意,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
- 客观性原则: 记录应尽量客观、具体,避免使用主观臆断或带有价值判断的词语,多描述学生的言语、行为、情绪表现,而非直接下结论。
- 及时性原则: 每次辅导结束后,应尽快完成记录,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 连续性原则: 每次辅导记录应与前次记录保持连贯,体现辅导的进展和变化。
模板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 项目 | |
|---|---|
| 学生姓名 | |
| 学号/班级 | |
| 性别 | |
| 年龄 | |
| 辅导日期 | 年 月 日 |
| 辅导时间 | 时 分 至 时 分 |
| 辅导地点 | |
| 辅导教师 | |
| 记录人 | |
| 辅导方式 | □ 面对面 □ 线上视频 □ 电话 □ 其他:____ |
第二部分:辅导过程记录
本次辅导主要议题 (简要说明本次辅导希望讨论和解决的核心问题,通常由学生提出或根据上次辅导计划确定。)
- 示例: 探讨与同桌的矛盾;分享近期考试焦虑的感受;制定学习计划等。
辅导过程详述 (按时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客观、具体地记录辅导中的关键内容,包括学生的言语、非言语行为(如表情、姿态)、情绪状态,以及辅导师的回应和引导。)
- 学生主诉:
- (学生是如何描述他的困扰的?他说了什么?用了什么词?)
- 示例: “老师,我最近特别烦,我同桌老是抄我作业,我跟他说了,他还说我小气,我现在都不想上学了。”
- 情绪与行为表现:
- (学生情绪如何?是激动、悲伤、焦虑还是平静?身体姿态是怎样的?有无特殊行为?)
- 示例: 学生在讲述时眉头紧锁,双臂交叉抱在胸前,语气中带着明显的愤怒和委屈,偶尔会叹气,并用力地拍了下桌子。
- 辅导师的关键提问与引导:
- (辅导师问了哪些开放式问题?如何帮助学生澄清问题、探索感受和寻找资源?)
- 示例:
- “听起来这件事让你感到很生气和委屈,能多和我讲讲当时发生了什么吗?”
- “当他说你‘小气’的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觉?”
- “除了生气,你还有没有其他感受,比如失望或者无助?”
- “在这件事里,你觉得自己有哪些选择?我们可以一起看看每种选择可能会带来什么结果。”
- 学生的反思与领悟:
- (学生在引导下,对问题有了哪些新的认识?他对自己、对他人或对这件事的看法有无改变?)
- 示例: “我好像只顾着自己生气了,没想过他抄作业可能也是因为不会做,怕被老师批评,但直接抄肯定不对。” “我可能不该那么冲动地拍桌子,那样只会让他更觉得我针对他。”
- 达成的共识与行动计划:
- (学生和辅导师共同商定了哪些具体、可行的行动步骤?)
- 示例:
- 学生同意下次同桌再抄作业时,先平静地告诉他:“这个知识点我还没完全掌握,我们可以一起请教老师或同学。”
- 学生同意在下课后主动找同桌,尝试用新的方式沟通,表达自己希望独立完成作业的意愿。
- 辅导师建议学生观察同桌的反应,并记录自己的感受,下次辅导时进行分享。
第三部分:辅导评估与总结
本次辅导效果评估 (对本次辅导的即时效果进行评估,可从多个维度进行。)
- 学生情绪状态: □ 显著改善 □ 有所改善 □ 无明显变化 □ 略有恶化
- 问题澄清程度: □ 已清晰 □ 基本清晰 □ 仍较模糊
- 学生参与度: □ 积极主动 □ 被动配合 □ 消极抵抗
- 行动计划可行性: □ 高度可行 □ 可行性一般 □ 可行性较低
- 辅导师总体评价:
- 示例: 本次辅导氛围良好,学生表达意愿强烈,对问题有了多角度的思考,并愿意尝试新的沟通方式,初步达成的行动计划具体、可操作,为下次辅导奠定了基础。
辅导师反思 (辅导师对本次辅导过程进行自我反思,包括成功之处、不足之处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
- 示例:
- 成功之处: 成功引导学生从“受害者”视角转向“问题解决者”视角,并赋能学生自己寻找解决方案。
- 不足之处: 在学生情绪激动时,介入稍早,可以再多给他一些时间宣泄情绪。
- 改进方向: 下次可以更多地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帮助学生演练新的沟通技巧。
第四部分:后续计划
下次辅导安排
| 计划日期 | 主要议题/目标 | 准备工作 |
| :--- | :--- | :--- |
| 年 月 日 | 1. 回顾沟通尝试的结果。
探讨新遇到的问题。
强化沟通技巧。 | 1. 提醒学生回顾与同桌的沟通情况。
准备角色扮演的情景。 |
其他建议与转介 (如需要,可记录是否需要与班主任、家长或其他专业机构沟通的建议,以及是否需要转介。)
- 示例: 已与班主任初步沟通,请班主任在班级内适当强调独立完成作业的重要性,并留意该生与同桌的关系变化,暂无需转介。
第五部分:签名
| 辅导教师签名: | 日期: |
|---|---|
| 学生签名(若适用): | 日期: |
范例节选
【学生个别心理辅导记录 - 范例节选】
| 项目 | |
|---|---|
| 学生姓名 | 李明 |
| 学号/班级 | 初二 (3) 班 |
| 性别 | 男 |
| 年龄 | 14 |
| 辅导日期 | 2025年10月26日 |
| 辅导时间 | 16:00 - 16:40 |
| 辅导地点 | 心理辅导室 |
| 辅导教师 | 王老师 |
| 记录人 | 王老师 |
| 辅导方式 | 面对面 |
本次辅导主要议题 探讨与同桌因“抄作业”引发的矛盾,并寻求解决方案。
辅导过程详述
- 学生主诉:
李明一进门就一脸不高兴,坐下后说:“王老师,我真的受不了我同桌张伟了,他天天抄我作业,我跟他说了,他还骂我‘假正经’,说我小气,我现在看见他就烦,想跟老师申请换座位。”
- 情绪与行为表现:
学生在陈述时语速很快,音量较大,眉头紧锁,双手握拳放在桌上,身体前倾,表现出明显的愤怒和对抗情绪。
- 辅导师的关键提问与引导:
- “听起来你和张伟之间发生了不愉快,让你感到很生气和委屈,愿意多和我聊聊,‘假正经’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吗?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
- (学生补充了下午课间的具体对话后)“当你听到他说你‘小气’的时候,除了生气,心里是不是还有点委屈,觉得自己的好意被误解了?”
- “我理解你很生气,也完全有权利保护自己的劳动成果,除了‘申请换座位’这个想法,你觉得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处理这件事?我们可以一起想想,张伟为什么会频繁抄作业呢?”
- 学生的反思与领悟:
(沉默片刻后)“……他数学确实不太好,上次月考考得很差,可能怕被家长骂吧,但抄作业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