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意气当歌,人生几何?

谈意气

何为意气?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狂放不羁?是辛弃疾“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壮志豪情?还是《孟子》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气概?在我看来,意气,是熔铸于血脉的精神风骨,是支撑人生行稳致远的内在力量,它是一种情怀,一种气度,更是一种坚守。

意气当歌,人生几何?-图1

谈意气,首谈其“正”,真正的意气,并非匹夫之勇,更非睚眦必报的狭隘,它是心怀天下的担当与情怀,古有屈原,面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黑暗现实,他没有选择随波逐流,而是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意气,坚守着对家国的忠诚,最终以身殉国,其精神光耀千古,近有鲁迅,面对麻木的国民,他没有彷徨,而是毅然弃医从文,以笔为刀,以文为药,唤醒沉睡的灵魂,这份“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意气,正是源于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这种意气,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它将个人的悲欢与家国的命运紧密相连,从而赋予了生命以崇高的价值。

谈意气,再谈其“韧”,人生之路,从非坦途,充满了荆棘与坎坷,面对困境与挫折,意气便化作了百折不挠的坚韧,司马迁身受宫刑之辱,这对于士大夫而言是奇耻大辱,足以摧毁一个人的意志,他凭借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坚定意气,忍辱负重,耗费十余年心血,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这份意气,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顽强,它让我们在风雨飘摇中站稳脚跟,在绝望的深渊里看到希望,若无这份坚韧的意气,历史长河中必将黯淡许多璀璨的星辰。

谈意气,亦谈其“节”,意气,更是一种在诱惑与考验面前坚守原则的气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隐,他的意气在于对人格尊严的守护,不愿同流合污;文天祥面对元朝的高官厚禄,从容就义,他的意气在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汗青”的民族大义,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诱惑无处不在,有人为名利所惑,有人为权势所屈,意气便如一座灯塔,指引我们辨别方向,守住内心的道德底线与精神家园,它提醒我们,人可以平凡,但绝不能平庸;可以追求成功,但绝不能出卖灵魂。

意气是中华文人墨客的精神图腾,也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石,它可以是济天下的宏大叙事,也可以是修其身的点滴坚守,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涵养这份宝贵的意气:以正意气立大志,以韧意气克万难,以节气气守本心,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人生的征途上,步履铿锵,行稳致远,最终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自己的华彩篇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