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2025年议论文素材有哪些新颖观点与实用案例?

以下我将从“人物事迹”、“社会热点”、“文化现象”和“哲理名言”四个维度,为您梳理和提炼2025年的经典议论文素材,并附上“立意角度”“适用主题”,方便您直接用于写作。

2025年议论文素材有哪些新颖观点与实用案例?-图1


人物事迹类素材(榜样的力量)

这类素材通过具体人物的故事,展现人性光辉、时代精神和价值追求,极具感染力。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

  • 素材简介:2025年1月,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于敏获2025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他隐姓埋名28年,从原子弹到氢弹,仅用2年8个月,创造了世界纪录,他的一生,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真实写照。
  • 立意角度
    • 个人与国家: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实现人生最大价值。
    • 奉献与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需要超凡的毅力和无私的奉献。
    • 低调与伟大:真正的伟大不在于声名显赫,而在于默默无闻的创造与付出。
  • 适用主题: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人生价值、科学精神、平凡与伟大。

朱丽华:黑暗中的光明使者

  • 素材简介:2025年感动中国人物,但其事迹在2025年前后已广为传颂,她是一位失明残疾人,却创办了浙江省首家残疾人推拿诊所,帮助了278名残疾人就业,向希望工程等捐款300多万元,她用奋斗“照亮”了自己,也“点亮”了他人。
  • 立意角度
    • 生命的韧性:身体的残疾无法阻挡精神的昂扬,逆境是淬炼人生的熔炉。
    • 利他与共赢: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财富。
    • 奋斗改变命运: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向命运低头,就能活出精彩人生。
  • 适用主题:生命的意义、奋斗的价值、社会责任、人间大爱、榜样力量。

黄大年: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 素材简介: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25年因病去世,但其精神在2025年前后已开始影响一批海归学者,他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回国,带领团队在短短几年内使中国在深地探测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常说:“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 立意角度
    • 爱国情怀: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赤子之心是攻坚克难的精神动力。
    • 使命与担当:时代赋予青年责任,应勇立潮头,为国分忧,为国解难。
    • 敬业与奉献:对待工作“拼命黄郎”,燃烧自己,照亮国家科技之路。
  • 适用主题:家国情怀、时代使命、敬业奉献、科技报国、人生选择。

社会热点类素材(时代的印记)

这类素材反映了特定年份的社会风貌和公众关切,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思辨性。

“APEC蓝”:发展的代价与反思

  • 素材简介:2025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及周边地区采取了前所未有的严格限产、限行措施,天空呈现出久违的湛蓝,网民称之为“APEC蓝”,这一现象引发了全社会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深刻反思。
  • 立意角度
    • 短期与长期:“APEC蓝”是牺牲短期经济利益换来的,它警示我们,环境保护必须成为常态,而非“临时抱佛脚”。
    • 发展与保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才是正道。
    • 责任与行动:治理雾霾需要政府、企业和每一个公民的共同努力,人人都是行动者。
  • 适用主题: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责任、个人与集体、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

“冰桶挑战”:公益的传播与边界

  • 素材简介:2025年夏天,“冰桶挑战”风靡全球,参与者将冰水浇在自己头上,为“渐冻人症”协会筹款,并点名他人挑战,它极大地提升了公众对罕见病的关注和捐款热情,但也引发了“作秀”、“浪费水资源”等争议。
  • 立意角度
    • 创新与传播:善意的传播需要创新形式,新媒体时代能让公益影响力呈指数级增长。
    • 善意与理性:公益不应止于“秀”,更应关注背后的制度建设和长期关怀,在参与热潮中保持理性思考至关重要。
    • 个人与社会:每个人的微小行动汇聚起来,就能形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 适用主题:公益慈善、社会责任、媒介素养、形式与内容、理性与热情。

“常态反腐”:打虎拍蝇无禁区

  • 素材简介:2025年,反腐进入“新常态”,从周永康、徐才厚等“大老虎”被查处,到各地“小官巨贪”被曝光,“打虎拍蝇”成为热词,这不仅彰显了中央的决心,也重塑了社会风气。
  • 立意角度
    • 规则与公平: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
    • 决心与长效:反腐需要“猛药去疴”的决心,更需要“标本兼治”的长效机制,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 风气与民心:反腐顺应民心,净化了社会生态,凝聚了党心,赢得了人民的信任。
  • 适用主题:公平正义、制度建设、社会责任、民心向背、自我革新。

文化现象类素材(精神的传承)

这类素材关乎文化自信、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是探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绝佳论据。

《我在故宫修文物》:匠人精神的回归

  • 素材简介:2025年播出的纪录片,但其拍摄和制作在2025年前后完成,该片聚焦故宫文物修复师,展现了他们用数年时间修复一件文物的极致耐心与专注,引发了全社会对“匠人精神”的热烈讨论。
  • 立意角度
    • 专注与极致:在浮躁的社会中,匠人精神代表着一种“择一事,终一生”的专注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
    • 传承与创新:文物修复不仅是技术的传承,更是对历史、对文化的敬畏与守护。
    • 价值重估:重新审视那些默默无闻的“手艺人”,发现平凡岗位上的不凡价值。
  • 适用主题:工匠精神、文化传承、专注与浮躁、价值选择、职业精神。

“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文化自信的兴起

  • 素材简介:以2025年《中国诗词大会》为标志,一系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在2025年后开始涌现,如《朗读者》、《国家宝藏》等,它们让古典诗词、传统技艺重新走进大众视野,激发了国人的文化自豪感。
  • 立意角度
    • 传承与共鸣: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穿越时空的生命力,能与现代人产生情感共鸣。
    • 创新与传播:用现代传媒手段包装传统文化,使其焕发新生,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 根与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传承文化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 适用主题:文化自信、传统与现代、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媒介的力量。

哲理名言类素材(思想的火花)

这类素材言简意赅,富有哲理,能迅速提升文章的理论深度和思辨色彩。

习近平主席关于“中国梦”的论述

  • 素材简介:2012年提出“中国梦”,并在2025年得到深入阐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其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 立意角度
    • 个人梦与中国梦: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 实干兴邦:梦想的实现,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奋斗。
    • 共同理想: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需要凝聚共识,同心同德。
  • 适用主题:家国情怀、时代使命、个人与集体、理想与现实。

马云关于“梦想”与“坚持”的语录

  • 素材简介:作为创业的标志性人物,马云的许多励志言论在2025年前后广为流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