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2025年团体辅导活动如何提升青少年心理韧性?

下面我将为您系统地介绍团体辅导活动,包括其核心要素、活动流程、不同阶段的活动示例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2025年团体辅导活动如何提升青少年心理韧性?-图1


什么是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是由一位或两位带领者,引导一个有相似需求或共同目标的成员(通常6-12人),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互动、分享、支持和反馈,促进成员自我探索、学习新行为、改善人际关系,并最终实现个人成长的过程。

核心要素:

  • 团体: 多个成员共同参与,形成一个小型社会系统。
  • 带领者: 引导者和促进者,负责创造安全、信任的氛围,设计并引导活动。
  • 互动: 成员之间的交流、反馈、支持是团体动力的核心。
  • 共同目标: 成员因相似的问题(如社交焦虑、学业压力)或共同的目标(如提升领导力)聚集在一起。

团体辅导的流程与阶段

一个完整的团体辅导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活动设计都有其侧重点:

第一阶段:准备与定向阶段

目标: 建立安全感,建立团体规范,帮助成员相互认识,明确团体目标。

活动示例:

  1. 滚雪球

    • 目的: 快速相互认识,增加趣味性。
    • 流程: 成员围成一圈,第一位说出自己的名字,第二位重复第一位成员的名字,再说自己的名字,第三位重复前两位的名字,再说自己的名字……以此类推,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如果有人记不住,其他人可以小声提醒。
    • 变式: 可以加上一个形容词或与名字相关的词,如“快乐的-小明”。
  2. 寻找有缘人

    • 目的: 深度初步认识,发现共同点。
    • 流程: 带领者准备一些问题(如“最喜欢的颜色”、“去过最远的地方”、“最喜欢的电影”等),成员自由走动,通过提问找到与自己答案相同的人,并在纸上签名,最先找到所有答案的人获胜。
  3. 团体契约制定

    • 目的: 共同建立规则,营造安全、尊重的氛围。
    • 流程: 带领者引导成员讨论并制定团体需要遵守的规则,如:
      • 保密原则: 团内分享的内容不对外泄露。
      • 尊重原则: 不评判、不指责、不打断他人。
      • 真诚原则: 鼓励真实表达。
      • 准时原则: 准时参加,不中途无故离开。
      • 将规则写下来,全体成员签名,贴在墙上,作为团体的“宪法”。

第二阶段:过渡与探索阶段

目标: 鼓励成员开放自我,探索问题,建立信任,分享个人经历。

活动示例:

  1. 价值拍卖会

    • 目的: 探索个人价值观,澄清生活重点。
    • 流程: 带领者准备一些“拍品”,如“健康”、“爱情”、“财富”、“自由”、“家庭”、“事业”等,每个成员拥有虚拟的1000元,他们可以对任何“拍品”出价,拍下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拍卖结束后,分享自己为什么愿意为某些东西出高价,以及未能拍下心仪之物的感受。
  2. 我的生命线

    • 目的: 回顾个人成长历程,识别关键事件和资源。
    • 流程: 在一张白纸上画一条横线,代表从出生到现在,在横线上标记出对自己影响重大的积极事件(如升学、获奖)和消极事件(如失败、亲人离世),在每个事件旁简单标注当时的感受和从中获得的力量或教训,之后可以自愿在小组内分享。
  3. 信任后仰

    • 目的: 建立身体层面的信任感,体验支持与被支持。
    • 流程: 成员两人一组,一人(后仰者)双脚并拢,身体挺直,向后倒下,由另一人(支撑者)从背后用双手接住,完成后交换角色,强调支撑者要集中注意力,后仰者要克服恐惧,完全信任对方,活动后分享感受。

第三阶段:工作与行动阶段

目标: 针对核心问题进行深入工作,学习新的行为模式,尝试改变。

活动示例:

  1. 空椅子技术

    • 目的: 处理未完成的事件、内在冲突或人际关系困扰。
    • 流程: 在团体中间放一把空椅子,让成员想象他要倾诉或对话的对象(如父母、自己、过去的恋人、一个“内在的批评者”)坐在那里,成员对着空椅子说话,表达自己的所有感受、想法和未说出口的话,带领者可以适时引导,帮助成员完成情感宣泄和整合。
  2. 角色扮演

    • 目的: 练习新的应对方式,预演未来场景,理解他人视角。
    • 流程: 成员提出一个自己正面临的困扰(如如何向老板提加薪、如何拒绝不合理请求),带领者选择其他成员扮演相关角色(如老板、同事),让当事人在模拟场景中进行练习,其他人可以观察,并在结束后给予反馈和建议。
  3. “我信息”表达练习

    • 目的: 学习非暴力沟通,减少人际冲突。
    • 流程: 带领者教授“我信息”的表达公式:“当……(客观描述行为)时,我感到……(表达情绪),因为……(说明原因),我希望……(提出具体请求)。”
    • 练习: 成员两两一组,就一个生活中的小矛盾(如室友晚归),使用“我信息”进行沟通练习,而不是使用“你总是……”的指责性语言。

第四阶段:结束与巩固阶段

目标: 处理分离情绪,总结收获,将学习成果迁移到现实生活中,为团体画上圆满句号。

活动示例:

  1. 赠送礼物

    • 目的: 表达感谢与祝福,强化积极体验。
    • 流程: 每个成员准备一份小礼物(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祝福、一首诗,或一个象征物),匿名或公开送给团体中的另一位成员,并说明为什么选择送给他/她,以及欣赏他/她的哪一点。
  2. 我的收获

    • 目的: 总结个人成长,巩固团体经验。
    • 流程: 每位成员用一个词、一句话或一幅画来总结这次团体辅导的最大收获或感受,带领者可以引导成员思考“我将如何把在团体中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
  3. 未来信件

    • 目的: 设定未来目标,进行自我激励。
    • 流程: 成员给三个月后的自己写一封信,信中可以包含:
      • 对团体经历的感想。
      • 自己在团体中承诺要做的改变。
      • 对未来的期望和祝福。
    • 带领者负责保管信件,约定时间后寄还给成员。

带领者的注意事项

  1. 安全第一: 时刻将成员的心理安全放在首位,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2. 灵活应变: 活动是工具,不是目的,带领者需要根据团体的氛围和成员的需求灵活调整活动。
  3. 积极关注: 对所有成员的分享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尊重。
  4. 处理冲突: 当团体中出现冲突时,这是宝贵的成长机会,带领者要引导成员建设性地处理冲突,而不是回避。
  5. 自我照顾: 带领者自身也需要有良好的状态和持续的专业督导。

希望这份详细的介绍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设计团体辅导活动!无论是用于学校、企业还是社区,精心设计的团体活动都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