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新时代青年如何以爱国爱社会之心践行担当?

将爱国情怀融入社会沃土,以奋斗之姿共筑复兴之梦

“爱国”与“爱社”,是镌刻在中华民族精神图谱上的两个深刻印记,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爱国,是源于血脉的深沉情感,是对祖国壮丽山河、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无限热爱;爱社,则是对我们所处社会共同体——这个由千千万万个你我他组成的“家”的责任与担当,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唯有将宏大的爱国情怀,细化为对社会每一个角落的深切关爱与建设,方能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共同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梦想。

新时代青年如何以爱国爱社会之心践行担当?-图1

爱国,是爱社的基石与灵魂。

没有国,何来家?国家的稳定、繁荣与强大,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倘若国破家亡,山河破碎,个体的尊严、权利与幸福便无从谈起,爱国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是一切社会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对社会的热爱,本质上是对这片承载着我们共同记忆与未来的土地的热爱,我们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是因为我们认同这个国家所倡导的价值观与法律体系;我们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关心邻里福祉,是因为我们希望这个社会更加和谐、美好,而这美好社会的蓝图,正是由国家为我们描绘和引领的,可以说,爱国为爱社提供了最坚实的情感依托和价值引领,让我们的“爱”有了明确的归属和崇高的方向,一个不爱国的人,其“爱社”也难免会流于狭隘的个人主义或小团体主义,难以形成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

爱社,是爱国的实践与彰显。

爱国,最终要体现在具体的社会行动中,如果说爱国是仰望星空的理想,那么爱社就是脚踏实地的耕耘,社会是国家的细胞,国家的活力与温度,正是由每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细胞所构成的,我们爱社,体现在我们日常的每一个细节里:是公交车上的一次让座,是对环卫工人的一句感谢,是邻里间的守望相助;是作为医生救死扶伤,作为教师教书育人,作为科学家攻坚克难;是遵守交通规则,不乱扔垃圾,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汇聚起来,便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洪流,是国家形象最生动的名片。

爱社,更是将爱国情怀转化为社会责任感的具体实践,当国家面临自然灾害时,我们挺身而出,捐款捐物,奔赴一线,这是爱社,更是爱国;当国家需要科技创新时,我们刻苦钻研,勇攀高峰,这是爱社,更是爱国;当社会出现不公现象时,我们敢于发声,积极推动法治建设,这同样是爱社,更是爱国,正是在建设美好社会的过程中,我们才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国家的一份子,我们的奋斗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爱国也因此从一个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鲜活而充满力量。

将爱国情怀融入社会沃土,是新时代青年的必修课。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我们既要心怀“国之大者”,树立远大理想,更要懂得“社之微处”,从身边做起,我们不能只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而要做“起而行之”的实干家。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辨大是大非。 真正的爱国爱社,是建立在对国家和社会深刻理解之上的,我们要主动学习历史,了解国情,认清社会发展的主流与方向,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做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者和守护者。

要立足本职岗位,在平凡中创造不凡。 无论我们身处何种岗位,都是社会这部大机器中不可或缺的齿轮,将个人的专业所长与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就是对国家和社会最大的贡献,一个精益求精的工匠,一个锐意进取的企业家,一个扎根基层的干部,他们都是用行动诠释着爱国爱社的深刻内涵。

要培养同理心与责任感,主动拥抱社会。 走出“信息茧房”,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积极参与公共事务讨论,通过志愿服务、社区共建等方式,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时间和智慧,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提升自我价值,深化对国家和社会的情感认同。

“位卑未敢忘忧国”,家国情怀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骨髓,我们谈论爱国爱社,就是要将这份深厚的情感,转化为建设美好家园、服务国家发展的具体行动,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束光,照亮身边的一小片天地;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滴水,汇入国家发展的浩瀚江海,当亿万人民的爱国情怀深深植根于社会沃土,当每个人的奋斗梦想都与国家的前途命运同频共振,我们必将凝聚起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共同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梦想!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