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辅导员核心能力如何应对新挑战?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辅导员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通过专业的思想引导、学业指导、生涯规划和心理支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知心朋友。”

辅导员核心能力如何应对新挑战?-图1

下面,我将从“四大支柱”、“一个核心角色”和“一种根本能力”三个层面来详细拆解辅导员的“核心”。


四大核心支柱(辅导员工作的基石)

辅导员的日常工作是复杂且多维的,但其所有工作都建立在以下四个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支柱之上。

思想引领者

这是辅导员工作的政治方向和灵魂,辅导员首先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力量,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 核心任务:
    • 价值塑造: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
    • 理论武装: 组织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 舆情引导: 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引导网络舆情和校园热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 体现: 主题班会、党团日活动、谈心谈话、时事政策宣讲等。

学业指导师

这是辅导员工作的中心任务和专业支撑,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学业成功是学生自信和发展的基础。

  • 核心任务:
    • 学习习惯养成: 帮助学生适应大学学习方式,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 学业困难帮扶: 针对挂科、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和帮扶。
    • 学风建设: 营造班级和学院的优良学风,组织学习经验交流会、学术讲座等。
    • 专业认知引导: 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前沿动态和未来发展方向。
  • 体现: 学业预警、与任课教师沟通、组织学习小组、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

生涯规划师

这是辅导员工作的前瞻性和发展性体现,帮助学生从“入学”到“毕业”,乃至更长远的未来做好准备。

  • 核心任务:
    • 自我认知: 引导学生探索个人兴趣、性格、能力,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 信息提供: 提供考研、就业、出国、创业等各类信息,搭建平台。
    • 技能提升: 指导学生撰写简历、面试技巧、职业礼仪等。
    • 发展路径规划: 帮助学生制定大学四年的成长计划和长期职业规划。
  • 体现: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简历修改工作坊、企业宣讲会、校友分享会等。

心理疏导师

这是辅导员工作的底线保障和人文关怀,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个人发展的前提。

  • 核心任务:
    • 心理普测与建档: 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 日常关怀与识别: 通过日常观察和谈心谈话,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困扰和危机信号。
    • 初步疏导与转介: 对一般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对严重心理问题或精神障碍学生,及时识别并转介给专业心理咨询中心。
    • 心理危机干预: 在学生遭遇突发事件(如失恋、家庭变故、学业受挫)时,进行初步的危机干预。
  • 体现: 心理主题班会、个体谈心谈话、组织心理活动月、与心理咨询中心联动等。

一个核心角色(辅导员工作的定位)

这四大支柱共同指向了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扮演的一个核心复合角色

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与“健康知心朋友”

这是对辅导员角色最经典、最精准的概括。

  • 人生导师:

    • 方向性: 在学生迷茫、困惑时,为他们指明方向,提供价值引领和战略指导(如选择什么道路、如何规划人生)。
    • 权威性: 基于其经验、知识和对政策的理解,为学生提供专业、可靠的咨询和建议。
    • 长远性: 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而不仅仅是解决眼前的问题。
  • 健康知心朋友:

    • 亲和力: 放下架子,平等地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愿意敞开心扉。
    • 共情力: 能够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给予情感上的支持。
    • 陪伴性: 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温暖和陪伴,成为他们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人。

“导师”与“朋友”的辩证统一: “导师”是“朋友”的底色和方向,确保引导的正确性;“朋友”是“导师”的方式和桥梁,让教育更有温度,只有二者兼备,才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实现有效的育人。


一种根本能力(辅导员工作的内核)

要扮演好上述角色,支撑起四大支柱,辅导员必须具备一种贯穿始终的根本能力。

强大的共情与沟通能力

这是辅导员所有工作的“操作系统”,没有这项能力,其他工作都无从谈起。

  • 共情能力(Empathy): 是“知心朋友”的基础,辅导员需要能够“感同身受”,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情绪和动机,而不是简单地评判对错,这种能力是建立信任、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
  • 沟通能力: 是连接“四大支柱”的桥梁,它包括:
    • 倾听能力: 不仅是听学生说什么,更是听学生没说什么,听懂他们言语背后的需求。
    • 表达能力: 能用学生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清晰、有温度地传递信息、提出要求、进行引导。
    • 协调能力: 需要与学生、家长、专业教师、学校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心理中心、后勤等)进行有效沟通,形成育人合力。

辅导员的核心,是一个立体的概念:

  • 上, 它是思想引领、学业指导、生涯规划、心理疏导这四大支柱的有机统一。
  • 在角色上, 它是人生导师知心朋友的辩证结合。
  • 在能力上, 它是共情与沟通这一根本能力的持续运用。

所有这些的核心指向一个终极目标:立德树人,辅导员通过自己的工作,培养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份工作的核心,育人”,是“人”的工作,是“心”的工作。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