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议论文阅读新题型如何应对?

核心题型分类

议论文阅读的题型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大类:

议论文阅读新题型如何应对?-图1

第一类:理解与概括类(基础题型)

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基本信息的提取和整合能力,是所有题目的基础。

概括文章中心论点

  • 提问方式
    •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 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 解题思路
    • :议论文的标题有时就是中心论点,或者直接点明论述对象。
    • 看开头:很多议论文开门见山,在第一段或第一句就提出中心论点。
    • 看结尾:文章结尾处常对全文进行总结,再次强调或深化中心论点。
    • 看过渡句/段:位于文章中间,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有时也会揭示中心。
    • 综合全文:如果以上方法不明显,就需要通读全文,找出作者反复强调的核心观点。
  • 答题技巧:语言要简明、准确、完整,通常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句或陈述句,避免使用“本文论述了……”或“本文告诉我们……”这样的表述方式。

梳理文章论证思路/结构

  • 提问方式
    • 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 请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 解题思路
    • 划分段落层次:先给文章划分段落,理清每一部分的内容。
    • 寻找标志性词语:注意“………”“……”“不仅如此……”等表示并列、递进、转折关系的词语。
    • 概括层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
    • 串联成文:按照“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将各层意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论证思路。
  • 答题技巧:使用“…………”等词语,清晰地展示论证的逻辑链条。“本文首先通过……引出论点,然后从……和……两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总结……,深化论点。”

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 提问方式
    • 如何理解文中“XXX”这句话的含义?
    • 文中“XXX”一词指代什么内容?
    • 分析某个比喻句或特殊句子的深层含义。
  • 解题思路
    • 词语理解:解释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而不是其字典义,要结合上下文,看它指代了什么具体内容或表达了什么情感。
    • 句子理解
      • 抓关键词:找出句子中的核心词语。
      • 分析修辞:如果是比喻、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要还原其本义,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 联系上下文:这个句子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它在段落中起什么作用?
  • 答题技巧:采用“表层义 + 深层义/作用”的模式,先解释句子的字面意思,再结合上下文,阐述它在文中的深层含义、所表达的观点或情感。

第二类:分析与鉴赏类(能力提升题型)

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和语言特色的辨析与鉴赏能力。

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 提问方式
    • 第X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文中引用了XXX的名言/事例,有什么作用?
    • 作者将XXX与XXX进行对比,目的是什么?
  • 常见论证方法及作用
    • 举例论证(摆事实)
      • 作用:用具体事例来证明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增强文章的可读性。
      • 答题模板: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了……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 道理论证(讲道理)
      • 作用:引用名人名言、公理、定律等来证明观点,使论证更深刻、更权威,增强说服力。
      • 答题模板: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了……的名言/道理,深刻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 对比论证
      • 作用:将……与……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的观点,使是非曲直更加分明,论证更有力。
      • 答题模板: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进行对比,从正反两方面突出强调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加鲜明有力。
    • 比喻论证
      • 作用:将……比作……,把抽象的道理讲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 答题模板: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通俗易懂。
    • 引用论证:同道理论证,但更侧重于引用。

分析论据及其作用

  • 提问方式
    • 文中第X段的论据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 删去这个论据好不好?为什么?
  • 解题思路
    • 判断论据类型:是事实论据(具体事例、数据)还是道理论据(名言警句、公理)。
    • 分析论据内容:简要概括论据说了什么。
    • 联系论点:这个论据是用来证明哪个分论点或中心论点的?它如何支持这个论点?
  • 答题技巧:论据的作用永远是为论点服务的,答题时要指出“这个论据是为了证明……的观点”,从而体现其支撑作用。

第三类:探究与拓展类(拔高题型)

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迁移能力和文本拓展能力。

补充论据

  • 提问方式
    • 请为第X段的论点补充一个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 除了文中提到的,你还知道哪些例子可以证明这个观点?
  • 解题思路
    • 明确论点:首先要清楚你要为哪个观点补充论据。
    • 选择类型:根据题目要求,选择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
    • 确保相关:补充的论据必须与论点高度一致,能直接证明观点。
    • 典型新颖:尽量选择大家熟悉且典型的例子,或引用权威的名言。
  • 答题技巧:事实论据要简洁,交代清楚人物、事件和结果即可,道理论据要注明出处和核心观点。

谈启示、感受或看法

  • 提问方式
    • 读完全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中观点的看法。
    • 文中的观点对你有什么启发?
  • 解题思路
    • 回归文本:首先要准确理解文章的核心观点。
    • 联系实际:将文章观点与自己的生活、学习、社会现象等联系起来。
    • 提炼观点:从文章中提炼出几条有价值的启示。
    • 组织语言:分点作答,观点明确,条理清晰。
  • 答题技巧:观点要积极、健康、有建设性,可以先说“我同意/认同作者的观点”,然后结合自身实际展开论述,最后总结升华。

辨析与评价

  • 提问方式
    • 你是否同意文中的某个观点?请说明理由。
    • 文中某个论证过程是否严密?请谈谈你的看法。
  • 解题思路
    • 亮明观点:首先明确表示同意、反对或部分同意。
    • 阐述理由:如果同意,可以结合文章内容和自身理解来阐述理由,如果反对,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给出有力的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 辩证思考:对于复杂问题,可以进行辩证分析,指出其合理之处与局限性。
  • 答题技巧:理由要充分、有据,避免空泛的议论,可以引用名言、列举事例或进行逻辑推理。

第四类:语言特色分析类

相对较少,但也是考点之一。

  • 提问方式
    • 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