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我们如何进行辅导?
您可以选择以下任何一种方式来开始:

-
提供具体句子/段落进行翻译:
- 您提供: 您需要翻译的中文原文,以及您自己的翻译草稿(如果有的话)。
- 我提供:
- 一个或多个高质量的英文翻译版本。
- 逐词/逐句的解析: 解释为什么这样翻译,词汇的选择、语序的调整、时态的用法等。
- 对比分析: 对比您的翻译和我的翻译,指出可以改进的地方。
- 提供“为什么”: 解释为什么某个词或某个句式在这里更地道、更准确。
-
针对特定翻译难点提问:
- 您提问: ‘心有灵犀一点通’怎么翻译最贴切?”、“如何翻译中文里的‘了’和‘着’?”、“被动语态在英文中什么时候用?”
- 我解答: 提供该难点的核心规则、多种翻译方案、地道例句和使用场景。
-
进行主题性翻译练习:
- 您选择主题: 比如商务邮件、科技论文、市场营销文案、日常对话等。
- 我提供材料: 我可以提供该主题下的中文段落,引导您进行翻译,然后进行批改和讲解。
第二步:翻译的核心原则(基础知识)
在开始具体练习前,我们先快速回顾一下好翻译的几个核心原则,这能帮助您建立一个“翻译思维框架”。
| 原则 | 中文思维 | 英文思维 | 举例 |
|---|---|---|---|
| 意合 vs. 形合 | 句子靠意思和逻辑连接,结构松散。 | 句子靠连词、关系词等语法结构连接,逻辑严谨。 | 中文: 天黑了,我们回家吧。 英文: As it was getting dark, we went home. (用连词 As 明确因果/时间关系) |
| 主语突出 vs. 主题突出 | 句子可以没有主语,或者以“时间/地点”开头。 | 句子必须有主语和谓语,主语是核心。 | 中文: 下雨了。 英文: It is raining. (必须用 it 作形式主语) |
| 动态 vs. 静态 | 倾向于使用动词,短句多。 | 倾向于使用名词、介词短语,使表达更简洁正式。 | 中文: 我们必须保护环境。 英文: We must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名词化更正式) |
| 被动语态的使用 | 较少使用,常以“被”字句体现,有时不自然。 | 使用非常广泛,尤其在科技、新闻、学术和正式文体中,用于强调宾语或不知动作发出者时。 | 中文: 这项工作已经完成了。 英文: This work has been completed. (用被动语态更自然) |
| 文化与习语 | 包含大量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成语、俗语。 | 英文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表达,需要意译或寻找功能相似的习语。 | 中文: 画蛇添足。 英文: Gild the lily. (功能相似) 或 To add something superfluous. (直接意译) |
第三步:实战演练(让我们开始吧!)
请告诉我您想从哪里开始?
请尝试以下任一方式:
-
方式一(推荐): 直接把您需要翻译的中文内容发给我,并附上您的翻译草稿。
- 原文: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 我的翻译: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AI technology, all industries are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
直接向我提出一个翻译难题。
- 老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除了 "Give a man a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day; teach a man to fish and you feed him for a lifetime." 还有别的更简洁的说法吗?
-
告诉我一个您想练习的翻译主题。
- 我想练习如何翻译产品说明书。
请把您的“作业”发给我吧! 我会非常认真地对待,并为您提供详细的辅导,期待您的提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