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新时代青年如何践行五四精神担当时代使命?

传承五四薪火,谱写时代新篇

百年前,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在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以血肉之躯唤醒沉睡的东方古国,这便是彪炳史册的“五四运动”,其所孕育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灯塔,穿越历史的烟云,至今仍照耀着我们前行的道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不仅不应遗忘,更应深刻理解、积极传承并大力发扬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

新时代青年如何践行五四精神担当时代使命?-图1

发扬五四精神,首先要永葆“爱国”的赤子之心。 爱国,是五四精神最深沉、最厚重的底色,当年的青年学子,面对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拍案而起,他们“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呐喊,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生动写照,这份爱国,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密相连的自觉与担当,我们身处和平年代,无需再面对枪林弹雨,但爱国的内涵却更加丰富,它可以是科研工作者在实验室里为攻克“卡脖子”技术而夜以继日的坚守,可以是戍边战士在风雪边关寸土不让的忠诚,也可以是每一位普通人在自己岗位上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奉献,将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将个人的奋斗汇入民族复兴的伟业,这便是新时代最动人的爱国情怀。

发扬五四精神,其次要勇立“进步”的时代潮头。 五四精神的核心是“进步”,它代表着一种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革新精神,五四运动本身就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它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禁锢,为新文化运动和新思想的传播开辟了道路,我们追求的“进步”,是知识的更新、观念的革新和技术的迭代,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我们唯有以“空杯心态”拥抱新知,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学习借鉴,以敢为人先的锐气探索未知,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甚至引领时代的潮流,无论是学习一门新技能,还是投身一项新事业,我们都应秉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超越自我,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发扬五四精神,再次要践行“民主”的科学素养。 “民主”与“科学”是五四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在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对其应有更深刻的理解,我们所追求的“民主”,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它体现在广泛协商、凝聚共识、科学决策的全过程,我们所崇尚的“科学”,不仅指自然科学,更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在信息爆炸、众声喧哗的今天,发扬科学精神尤为重要,它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不盲从、不轻信,用事实说话,用逻辑分析,明辨是非,去伪存真,无论是社会治理还是个人成长,都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指引,只有尊重规律、实事求是,我们才能行稳致远。

发扬五四精神,更要涵养“担当”的青春力量。 五四运动的主体是青年,其精神最鲜明的特质就是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到“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再到新时代的航天团队、扶贫干部、抗疫先锋,一代代中国青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当代青年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我们或许不再需要像先辈那样走上街头振臂高呼,但我们需要在各自的领域里,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挑起时代的重担,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挑战敢于挺身而出,面对责任敢于承担在肩,这才是五四精神在青年一代身上的最好延续。

百年回响,精神永存,五四精神不是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基因,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将五四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爱国之情砥砺品格,以进步之志开拓创新,以民主科学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