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江苏高考满分议出炉?今年评分标准有何新变?

在时代洪流中,做一株“苇草”

帕斯卡尔曾言:“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这“苇草”,脆弱易折,于浩瀚宇宙与无情自然面前,渺小如尘,正因其“会思想”,这株苇草才拥有了傲然于世的尊严与力量,当今之世,科技奔涌,信息爆炸,我们每个人都被裹挟进前所未有的时代洪流,面对这股既塑造我们又考验我们的力量,我们当如何自处?我以为,我们应努力做一株思想的苇草,以柔韧之姿,立于激流之中。

江苏高考满分议出炉?今年评分标准有何新变?-图1

做一株苇草,意味着在喧嚣中保持思想的独立,不随波逐流。

时代洪流裹挟着无数声音,它们或宏大叙事,或商业鼓噪,或群体狂欢,若失却了思想的内核,我们便极易成为那无根的浮萍,被潮流推向未知的浅滩,君不见,算法推荐为我们构建起“信息茧房”,让我们在舒适区中日益偏狭;君不见,网络上的“热搜”与“爆款”,轻易便能煽动起非理性的情绪浪潮,那根“苇草”的“思想”便显得尤为珍贵,它要求我们如苏轼,在“乌台诗案”的惊涛骇浪中,仍能“一蓑烟雨任平生”,于黄州的荒芜里,寻得内心的澄明与精神的丰盈,它也要求我们如鲁迅,在“铁屋子”般的沉闷中,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以清醒的笔刺破国民的麻木,思想的独立,是在众声喧哗中,为自己辟出一方宁静的天地,让理性与良知成为我们判断是非的准绳,而非任由外界的洪流冲刷掉我们独有的棱角与色彩。

做一株苇草,意味着在重压下展现精神的柔韧,不轻易折断。

时代的洪流,有时是温柔的推动,有时则是猛烈的撞击,学业的重压、竞争的焦虑、生活的困顿,都可能成为压向我们的“千钧之力”,一味的刚强无异于以卵击石,苇草的智慧,在于其“柔韧”,它看似弱不禁风,却能屈能伸,于狂风中弯腰,却始终不折断根基,这种柔韧,是史铁生在地坛的沉思中,从绝望的废墟里开出的生命之花;是无数平凡人在生活的重压下,依然选择善良与坚韧,默默守护着家庭的温暖与社会的良知,它不是懦弱的妥协,而是一种生存的智慧与生命的弹性,它教会我们,在无法改变环境时,改变自己的心态;在承受巨大压力时,学会弯曲与缓冲,积蓄力量,等待春风再起,这种柔韧,让我们的生命有了厚度与韧性,得以在时代的夹缝中,顽强地生长。

做一株苇草,更意味着在有限中追求无限的价值,不妄自菲薄。

苇草的生命是有限的,其存在亦是渺小的,帕斯卡尔说,人的伟大在于“认识到自己可悲”,并“因此伟大”,正是这清醒的自我认知,赋予了我们超越有限、追求无限的可能,我们或许无法改变时代的走向,无法逆转历史的洪流,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在这洪流中“存在”,我们可以如“两弹一星”的元勋们,在戈壁荒滩的孤寂中,以个人的“渺小”托举起国家的“强大”;我们也可以如无数默默无闻的志愿者,用自己的微光,点亮社会的一角黑暗,苇草的价值,不在于其躯干有多粗壮,而在于其是否努力向上生长,是否为世界贡献了一抹绿色,在时代的坐标系中,我们或许只是一个点,但无数个点,终将连成线,构成面,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

诚然,做一株苇草是孤独的,是需要勇气的,它意味着要直面自身的脆弱,要抵抗外界的喧嚣,要承受精神的压力,但正是在这坚守与抗争中,我们实现了作为“人”的升华,我们不再是洪流中被动的载体,而是主动的驾驭者;我们不再是历史的旁观者,而是创造者。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一株思想的苇草,根植于现实的土壤,以独立的思想为骨,以柔韧的精神为魂,在时代的洪流中,不卑不亢,从容生长,即便生命如苇草般短暂,亦能活出尊严,活出价值,活出属于自己的那份璀璨光芒。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