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核心知识体系梳理(考什么)
大学语文的考试内容通常围绕“文、史、哲”三大板块展开,重点考察阅读理解、分析鉴赏和书面表达能力。

文学常识(基础知识)
这是考试的基础,通常以选择题、填空题或名词解释的形式出现。
-
中国古代文学
- 先秦文学:
- 散文: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诸子百家散文(孔子《论语》、孟子《孟子》、老子《道德经》、庄子《庄子》、韩非子《韩非子》)。
- 历史散文: 《左传》(编年体)、《国语》(国别体)、《战国策》(国别体)。
- 汉魏六朝文学:
- 汉赋: 司马相如、扬雄。
- 史传文学: 司马迁《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纪传体通史)。
- 诗歌: 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木兰诗》)、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 唐代文学:
- 诗歌的黄金时代: 初唐(陈子昂)、盛唐(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派,高适、岑参等边塞诗派)、中唐(白居易、元稹新乐府运动)、晚唐(李商隐、杜牧)。
- 古文运动: 韩愈、柳宗元。
- 宋代文学:
- 词的鼎盛: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柳永、李清照、周邦彦)。
- 散文: 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唐宋八大家)。
- 话本小说: 《三国志平话》、《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等,为元明清小说奠定基础。
- 元明清文学:
- 元曲: 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元曲四大家)。
- 明清小说: 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兰陵笑笑生《金瓶梅》(“四大奇书”);曹雪芹《红楼梦》(古典小说巅峰);蒲松龄《聊斋志异》(文言短篇小说集)。
- 戏曲: 汤显祖《牡丹亭》。
- 近代文学: 梁启超、黄遵宪等人的“诗界革命”、“文界革命”。
- 先秦文学: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五四文学革命: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狂人日记》)、胡适、周作人等。
- 文学社团与流派:
- 文学研究会(为人生而艺术): 叶圣陶、冰心、朱自清。
- 创造社(为艺术而艺术): 郭沫若、郁达夫。
- 新月派: 闻一多、徐志摩。
- 左翼文学: 茅盾《子夜》、巴金《家》、老舍《骆驼祥子》、丁玲、张天翼等。
- 国统区文学: 钱钟书《围城》、张爱玲。
- 解放区文学: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孙犁。
- 当代文学: “十七年文学”(如《红日》、《红岩》、《创业史》)、“新时期文学”(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等),代表作家有莫言、余华、贾平凹、王安忆等。
-
外国文学
- 古希腊罗马文学: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 文艺复兴: 但丁《神曲》、薄伽丘《十日谈》、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 古典主义: 莫里哀(喜剧《伪君子》)。
- 启蒙主义: 歌德(德国,《浮士德》)、卢梭(法国)、狄更斯(英国,《双城记》)。
- 浪漫主义: 拜伦、雪莱(英国)、雨果(法国,《巴黎圣母院》)。
- 现实主义: 巴尔扎克(法国,《人间喜剧》)、司汤达(法国,《红与黑》)、狄更斯(英国)、契诃夫(俄国)、马克·吐温(美国)。
-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卡夫卡(奥地利《变形记》)、乔伊斯(爱尔兰《尤利西斯》)、马尔克斯(哥伦比亚《百年孤独》)。
作品精读与分析(重点与难点)
这是考试的重中之重,通常以简答题、论述题或赏析题的形式出现,需要做到“知人论世”,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经典作品示例】
| 朝代/国别 | 作者 | 作品 | 核心思想/艺术特色 | 考点提示 |
|---|---|---|---|---|
| 先秦 | 孔子 | 《论语》 | 仁、礼、中庸思想;语录体,言简意赅。 | “学而时习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名句。 |
| 先秦 | 庄子 | 《逍遥游》 | 追求绝对精神自由;想象奇特,汪洋恣肆。 | “鲲鹏展翅”、“无所待”的哲学境界。 |
| 汉 | 司马迁 | 《报任安书》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情感真挚,气势磅礴。 | “发愤著书”精神,司马迁的生平。 |
| 唐 | 李白 | 《将进酒》 | 蔑视权贵,狂放不羁,怀才不遇的苦闷;豪放浪漫主义。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夸张手法。 |
| 唐 | 杜甫 | 《登高》 | 沉郁顿挫的家国之思与个人身世之感;格律精严。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意境。 |
| 宋 | 苏轼 | 《前赤壁赋》 | 表达对宇宙人生的旷达超脱;文、赋、诗结合,情景理交融。 | 主客问答的结构,“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的哲理。 |
| 现当代 | 鲁迅 | 《阿Q正传》 | 批判国民劣根性(精神胜利法);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 | 阿Q的形象分析,“优胜记略”的讽刺手法。 |
| 现当代 | 朱自清 | 《背影》 | 表达深沉的父爱;白描手法,质朴感人。 | 买橘子的细节描写,四次“背影”的象征意义。 |
| 外国 | 莎士比亚 | 《哈姆雷特》 | “生存还是毁灭”的终极追问;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 哈姆雷特的延宕性格,著名的“独白”。 |
| 外国 | 卡夫卡 | 《变形记》 | 现代人的异化与孤独;荒诞派文学代表作。 |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的象征意义。 |
【精读方法】
- 诵读法: 反复朗读,培养语感,体会文章的节奏和情感。
- 批注法: 在书上圈点勾画,写下自己的疑问、感悟和批语。
- 比较法: 将同一题材、同一流派或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比较,发现异同。
- 结构分析法: 划分段落,理清文章的脉络、层次和论证结构。
写作与应用(输出能力)
这是考察综合运用能力的部分。
- 议论文写作:
- 核心要素: 论点、论据、论证。
- 高分要点:
- 立意新颖深刻: 观点要明确,有独到见解。
- **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