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新学期语文提分难?辅导孩子家长该怎么做?

下面我将从核心理念、分年龄段策略、具体方法家长心态四个方面,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辅导指南。

新学期语文提分难?辅导孩子家长该怎么做?-图1


核心理念:打好基础,培养兴趣,回归生活

在开始具体行动前,家长先建立正确的理念至关重要,这决定了辅导的效率和孩子的感受。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要把语文学习变成枯燥的抄写和背诵,多利用故事、游戏、动画片、旅行等孩子感兴趣的方式,让他在快乐中接触和学习。
  2. 阅读是核心中的核心:语文能力的提升,归根结底是阅读量的积累,阅读不仅限于课本,更要拓展到课外读物,尤其是经典儿童文学。
  3. 生活是最大的课堂:语文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习,比如看路牌、读菜单、和家人聊天、记录旅行见闻等,都能潜移默化地提升语文素养。
  4.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不要过分追求分数,更要关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表达,多鼓励、少指责,保护他的表达欲和自信心。
  5. 亲子共读,是最好的陪伴:和孩子一起读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交流和习惯的培养。

分年龄段策略: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认知水平和兴趣点都不同,辅导方法也应有所侧重。

学龄前(3-6岁):启蒙与积累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培养语感,积累词汇,爱上阅读

    • 多给孩子讲故事、听儿歌、听有声书。
    • 鼓励孩子复述故事,锻炼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 多和孩子聊天,耐心回答他的“为什么”。
    • 鼓励他完整地描述一件事、一个人或一个玩具。
    • 玩词语接龙、看图说话等游戏。
    • 亲子共读是关键!每天固定15-20分钟,指着字和图一起读。
    • 选择图文并茂、情节有趣的绘本。
    • 指着文字读,让孩子建立“字形”和“字音”的初步联系。
    • 不要求写字,可以从涂鸦开始,锻炼手部肌肉。
    • 玩“画字”游戏,用手指在沙盘、米盘上画简单的汉字。

小学低年级(1-2年级):习惯与基础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掌握拼音和基本汉字,培养阅读习惯,开始写简单句子

  • 识字与拼音
    • 在生活中识字:看商品包装、路牌、公交站名等。
    • 利用字卡、识字App辅助,但不要过度依赖。
    • 确保拼音发音准确,这是未来独立阅读和查字典的基础。
  • 阅读
    • 从绘本过渡到带拼音的桥梁书、儿童故事书。
    • 鼓励孩子自己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先自己拼读,再求助家长。
    • 读完一个故事后,可以简单聊聊“你最喜欢谁?”“如果你是他,你会怎么做?”
  • 写作
    • 从造句开始,用学过的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
    • 写日记:从一句话日记开始,如“今天我很开心,因为妈妈给我买了新玩具。”重点是鼓励写,不要求字数和完美。
    • 看图写话:提供一幅有趣的图画,引导孩子观察并描述。

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拓展与深化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开始写作文,学习基本的语法和修辞

  • 阅读
    • 阅读范围要广,包括童话、寓言、科普、历史、小说等。
    • 开始精读:和孩子一起讨论书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可以问一些“为什么”、“说明了什么”等深层次的问题。
    • 指导孩子做读书笔记,可以摘抄好词好句,也可以写几句读后感。
  • 写作
    • 作文是重点和难点
    • 解决“没东西写”:引导孩子观察生活,记录生活中的小事、自己的感受,周末去公园、博物馆,都是很好的素材来源。
    • 解决“写不好”
      • 搭框架:动笔前先和孩子一起列提纲,想好开头、中间写什么、结尾怎么总结。
      • 多模仿:学习优秀范文的结构和用词。
      • 修改比写作更重要:和孩子一起修改作文,不是直接指出错误,而是用提问的方式引导他发现,如“这里你觉得可以换个词吗?”“这句话读起来有点长,我们试试分开说?”
  • 基础知识
    • 系统性地学习词语(近义词、反义词、成语)、病句修改、标点符号等。
    • 可以通过趣味练习册来巩固,但不要搞题海战术。

初中阶段(7-9年级):思辨与应用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培养批判性思维,提升文学鉴赏能力,写出有逻辑、有深度的文章

  • 阅读
    • 开始接触经典名著、文言文、议论文。
    • 鼓励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从文本中找到论据。
    • 关注社会热点,阅读时事评论,拓展视野。
  • 写作
    • 议论文是重点,要学习如何提出明确的论点,如何用事实和道理来支撑论点,如何进行论证。
    • 记叙文要求更高,要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渲染气氛,表达真情实感。
    • 家长可以和孩子就某个社会现象或文学作品进行讨论,这本身就是最好的写作素材来源和思维训练。
  • 文言文

    这是难点,要重视“实词”、“虚词”的积累,多朗读培养语感,理解常见句式。


具体可操作的方法

  1. 创设家庭阅读角:在家里开辟一个舒适的角落,放上各种书籍,让孩子随时可以拿到书。
  2. 坚持亲子共读/共聊:即使孩子大了,也可以和他聊聊同一本书的看法,这能极大促进他的思辨能力。
  3. 在生活中“玩”语文
    • 旅行时,让孩子做“小导游”,介绍景点历史。
    • 看电影后,讨论剧情和人物。
    • 一起玩成语接龙、诗词飞花令等游戏。
  4. 鼓励表达,做忠实的听众:当孩子滔滔不绝地讲他的想法时,请放下手机,认真倾听,这是对他表达欲最大的肯定。
  5. 建立“好词好句”本:鼓励孩子随时记录阅读中看到的好词好句,并尝试在写作中运用。
  6. 利用优质资源
    • App:如“古诗词典”、“有道词典”等。
    • 纪录片:如《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是极好的文化熏陶。
    • 公众号/博主:关注一些专注于儿童阅读和语文教育的博主,获取最新的书单和方法。

家长的心态与禁忌

    • 耐心:语文素养的提升非一日之功,静待花开。
    • 鼓励: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哪怕只是用对一个成语,写通一个句子。
    • 以身作则:自己爱读书,孩子自然会耳濡目染。
    • 与老师沟通:了解学校的教学进度和孩子在校情况,家校配合效果更佳。
  • 不要
    • 不要攀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不要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打压他。
    • 不要急功近利:不要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填鸭式辅导,破坏了学习兴趣。
    • 不要过度纠错:在孩子兴致勃勃地表达时,不要频繁打断纠正语法错误,会打击他的积极性,可以先让他说完,再以讨论的方式提出来。
    • 不要把辅导变成“监工”:不要时刻盯着孩子学习,给他独立思考和探索的空间。

辅导孩子学语文,家长的角色更像是一个“引路人”和“同行者”,而不是“教练”或“考官”。 您点燃孩子对语言和文字的热情,引导他爱上阅读、乐于表达,他的语文能力自然会像一棵小树一样,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茁壮成长,祝您和孩子在这段旅程中,共同收获知识与快乐!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