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议论文写作如何贴合时代脉搏?

什么是议论文?—— 核心要素

议论文,顾名思义,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它的核心任务是提出一个明确的观点,并用充分的论据进行证明,最终让读者信服

议论文写作如何贴合时代脉搏?-图1

一篇合格的议论文,必须包含三个基本要素:

  1. 论点:

    • 是什么: 文章的核心观点、主张或看法,它是你整篇文章的灵魂。
    • 要求: 必须是明确的判断句,不能是疑问句或描述句,观点要正确、鲜明、有针对性,最好能新颖、有深度,能引发思考。
    • 例子:
      • 不好: “我们应该努力读书。”(太笼统)
      • 不好: “读书难道不重要吗?”(是疑问句)
      • 好: “对于中学生而言,广泛阅读的意义远超课本知识的积累。”(明确的判断,有深度)
  2. 论据:

    • 是什么: 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它是文章的血肉。
    • 要求: 必须是真实、典型、有代表性的,论据不能是道听途说或编造的。
    • 类型:
      • 事实论据: 具体的事例、历史事件、科学数据、个人经历等。
      • 道理论据: 名人名言、谚语格言、公理定理、科学原理等。
  3. 论证:

    • 是什么: 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它是文章的骨架。
    • 要求: 论证过程必须合乎逻辑,能够清晰地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等。

议论文的“万能”结构模板

“凤头、猪肚、豹尾”是古人形容文章结构的经典比喻,同样适用于议论文。

凤头(开头)—— 精彩亮丽,开宗明义

开头的目标是:快速入题,亮出观点,吸引读者

  • 开门见山法

    • 直接提出中心论点,最直接、最清晰的方法。
    • 示例: “在我看来,真正的青春,不应在安逸中沉沦,而应在奋斗中闪光。”
  • 名言引路法

    • 引用一句与话题相关的名言、警句或诗词,然后引出自己的观点。
    • 示例: “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这句话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方向,它告诉我们,青年人当有向上之志,不惧风雨,砥砺前行。”
  • 现象列举法

    • 从社会现象、生活现象或一个热门话题入手,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
    • 示例: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红’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职业,许多青少年梦想着成为一夜爆红的‘网红’,却忽视了其背后真正的价值,我认为,我们不应盲目追逐‘网红’光环,而应树立更远大的人生目标。”
  • 比喻排比法

    • 用一组优美的排比句或一个生动的比喻引出话题,增加文采。
    • 示例: “如果说人生是一片汪洋,那么挫折便是其中骤然掀起的惊涛骇浪;如果说人生是一曲乐章,那么挫折便是其中几个不和谐的音符,面对人生旅途中的‘惊涛骇浪’与‘不和谐音符’,我们是选择退缩,还是选择迎难而上?我的答案是后者。”

猪肚(主体)—— 论据充实,层次分明

主体部分的目标是:分点论述,层层深入,用丰富的论据支撑论点

  • 结构:总-分-总”或“分论点并列式”是最常用、最清晰的结构。

  • 步骤:

    1. 设立分论点: 将中心论点拆解成2-3个相关的、有递进或并列关系的分论点,每个分论点就是一段的中心句。
    2. 选择论据: 为每个分论点寻找1-2个恰当的论据(事实+道理最佳)。
    3. 进行论证: 简要分析论据,说明它如何证明了你的分论点。
  • 段落结构(“五步法”):

    1. 提出分论点(中心句): 本段要讲什么。
    2. 阐释分论点: 简要解释一下分论点的含义。
    3. 列举事实论据: 讲一个具体的故事或例子。
    4. 进行道理分析: 分析这个例子为什么能证明分论点。
    5. 小结并过渡: 总结本段,并引出下一段。

豹尾(—— 简洁有力,升华主题

结尾的目标是:总结全文,重申观点,发出号召或引人深思

  • 总结呼应法

    • 总结全文的论点,并与开头形成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 示例: “无论是面对学业的压力,还是未来的挑战,奋斗都是我们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让我们以奋斗为帆,驶向理想的彼岸。”
  • 发出号召法

    • 用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呼吁读者行动起来。
    • 示例: “同学们,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多一份坚持,少一份抱怨;多一份探索,少一份盲从,用我们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辉煌未来!”
  • 引用升华法

    • 再次引用名言或诗词,将文章的立意提升到新的高度。
    • 示例: “正如李白所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我们心怀梦想,勇于拼搏,定能冲破一切阻碍,抵达成功的彼岸,这,才是青春最美的模样。”
  • 引人深思法

    • 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让读者在回味中结束阅读。
    • 示例: “当我们抱怨学习枯燥、生活乏味时,是否想过,正是这些平凡的点滴,才构成了我们独一无二的人生?或许,真正的成长,就藏在这日复一日的坚持与努力之中。”

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1. 标题要亮眼: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可以采用主副标题结合的形式,或者用比喻、设问等修辞手法。“以奋斗之笔,绘青春画卷——谈新时代青年的责任”。
  2. 论点要明确: 在文章开头或结尾用一两句话清晰点明中心论点。
  3. 论据要典型: 不要堆砌材料,选择最有代表性、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可以多准备一些中外历史、文学、科学、时事等方面的素材。
  4. 论证要分析: 很多同学只会“观点+例子”,这是“论点+论据”的简单堆砌,缺少了关键的论证分析,一定要问自己:“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它是如何证明我的观点的?” 把分析写清楚,文章才有深度。
  5. 语言要流畅: 多用书面语,避免口语化,可以适当运用排比、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气势和文采。
  6. 结构要清晰: 善用过渡词和过渡句,如“、“、“、“、“、“等,让文章的脉络一目了然。

常见误区(避坑指南)

  1. 论点模糊: 通篇读完,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说什么。
  2. 以叙代议: 用大段讲故事代替分析和说理,变成了记叙文。
  3. 论据陈旧: 全篇都是爱迪生、张海迪、雷锋等老掉牙的例子,缺乏时代感。
  4. 观点绝对: 使用“所有”、“完全”、“只有”等词语,使观点显得片面、武断。
  5. 结构混乱: 段落之间没有逻辑联系,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范文示例

挫折,是成长的必修课**

人生如航船,在广阔无垠的大海上航行,不可能永远风平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