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论点与分论点
在写“转折”主题的议论文时,首先要确立一个清晰的中心论点,以下是一些可供选择的核心论点及其分论点:

核心论点:转折是人生的常态,是机遇与挑战的交织,唯有正视并把握转折,方能实现生命的升华。
-
分论点1:转折是生命的常态,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论述:人生如四季,有春暖花开,亦有秋风萧瑟,历史长河中,王朝更迭、世事变迁,无不充满了转折,承认并接受转折的存在,是成熟的第一步。
-
分论点2:转折是机遇的窗口,是突破困境的契机。
论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许多看似绝境的转折,往往隐藏着新的可能,个人的成长、事业的飞跃,常常源于一次勇敢的转折。
-
分论点3:转折是考验的熔炉,是淬炼品格的砺石。
论述:面对转折,有人一蹶不振,有人迎难而上,转折考验着人的智慧、勇气与韧性,正是那些艰难的转折,塑造了我们坚韧不拔的品格。
-
分论点4:如何把握转折?需要远见、勇气与行动。
论述:预见转折需要智慧,拥抱转折需要勇气,实现转折需要行动,我们不能被动等待转折,而应主动创造和把握转折。
经典事例素材
个人成长与命运转折
-
苏轼(苏东坡):人生起落的最高境界。
- 转折点: “乌台诗案”。
- 转折前: 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官场得意,文名天下。
- 转折后: 一夜之间沦为阶下囚,被贬黄州,过着“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困顿生活。
- 如何应对: 他没有沉沦,而是在黄州赤壁写下《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实现了从政治家到文学艺术家的伟大转折,他的生命哲学从“兼济天下”转向了“独善其身”,达到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境界。
- 适用角度: 转折淬炼精神、心态决定高度、在逆境中创造价值。
-
贝多芬:扼住命运咽喉的强者。
- 转折点: 逐渐失聪。
- 转折前: 作为维也纳最耀眼的钢琴家,前途一片光明。
- 转折后: 世界在他面前变得寂静无声,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是致命的打击。
- 如何应对: 他一度绝望,但最终喊出“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转向了更纯粹、更内在的音乐创作,谱写了《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第九交响曲》等不朽杰作。
- 适用角度: 身体的局限无法阻挡精神的飞翔、用意志战胜命运的转折。
-
J.K.罗琳:从失败到成功的魔法。
- 转折点: 婚姻破裂、失业、依靠救济金生活,并被多家出版社拒绝。
- 转折前: 是一个困顿不堪的单亲妈妈。
- 转折后: 在火车上灵光一现,创造了“哈利·波特”的世界,最终成为全球知名的作家。
- 如何应对: 她将生活中的痛苦与挣扎,转化为创作的源泉,这段最黑暗的时期,恰恰是她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
- 适用角度: 转折是创造的催化剂、在绝望中孕育希望。
历史与时代的转折
-
邓小平:改革开放的伟大转折。
- 转折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
- 转折前: 经历了“文革”的动荡,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 转折后: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 如何应对: 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扭转了中国航船的航向,开启了中国发展的新篇章。
- 适用角度: 关键转折决定国家命运、远见卓识引领时代潮流。
-
中国近代史:从屈辱到奋起的转折。
- 转折点: 抗日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
- 论述: 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陷入了百年屈辱,每一次重大转折,都是中华民族在危亡之际的奋力一搏,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点,它洗刷了民族耻辱,赢得了民族尊严。
- 适用角度: 民族精神的觉醒、转折凝聚力量。
科技与文化的转折
-
爱因斯坦:物理学革命的转折点。
- 转折点: 提出相对论。
- 转折前: 经典物理学(牛顿力学)被认为是完美无缺的终极理论。
- 转折后: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颠覆了人们绝对时空的观念,开启了现代物理学的新纪元。
- 适用角度: 思想的转折推动科学进步、敢于挑战权威。
-
梵高:不被时代理解的孤独转折。
- 转折点: 决定成为一名画家。
- 转折前: 是一个在巴黎做画商、在矿区做传教士的失意青年。
- 转折后: 他抛弃了传统绘画的明快色调,转向了用浓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线条来表达内心激情的风格,生前只卖出过一幅画,死后却被誉为“表现主义”的先驱。
- 适用角度: 艺术上的转折源于内心的真实、价值在死后被重新发现。
名言警句
-
关于必然与规律:
-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人生亦然,一帆风顺只是一种美好的祝愿,而转折与起伏才是生活的常态。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
关于机遇与挑战: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 危机 = 危险 + 机遇。(Crisis = Danger + Opportunity)
- 生命中最不幸的一个字是“我”。——萧伯纳(意指走出自我中心,才能看到转折后的新世界)
-
关于心态与选择:
- 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到岛屿、礁石,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奥斯特洛夫斯基
- 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依然奔跑的人。——《人民日报》
-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加西亚·马尔克斯(转折是记忆中最深刻的刻痕)
-
关于行动与创造:
-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而转折,是留给敢于拥抱它的人的。
- 与其被动等待转折,不如主动创造转折。
不同角度的论述方向
-
从“被动承受”到“主动创造”的转折:
大多数人将转折视为被动的、不可抗力的外来冲击,但更高层次的智慧,是主动为自己的人生设置转折点,主动辞职去追寻梦想,主动离开舒适区去学习新技能,主动打破旧有的思维定式,这种主动的转折,更具生命力。
-
从“外在事件”到“内在心态”的转折:
同样一个转折事件,对不同的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解读它,失业,可以看作是职业生涯的终点,也可以看作是探索新可能的起点,心态的转折,是所有转折中最根本、最有力量的转折。
-
微小转折的累积效应:
不是所有的转折都惊天动地,很多时候,人生的巨大转变源于一系列微小转折的累积,今天多读的一页书,多认识的一个朋友,多坚持的一分钟,看似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就会在某个节点引发质变,形成人生的重大转折。
-
转折与“定力”的关系:
人生需要转折,也需要在转折中保持定力,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坚守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人生目标,才能不被转折所迷惑、所吞噬,定力是舵,转折是风,只有舵手稳稳掌舵,船才能借风远航。
希望这些素材能帮助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