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学益研网

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具体包含哪些核心能力要求?

我们谈论的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主要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25〕2号)以及后续相关文件的精神,该标准将辅导员的能力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并围绕九大核心职责展开。

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具体包含哪些核心能力要求?-图1


辅导员的职业角色与定位

要理解辅导员是什么,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这个定位决定了辅导员工作的核心是“育人”,而非简单的“管理”或“服务”。


辅导员的九大核心职责

所有职业能力都围绕以下九大职责展开:

  1.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
  2. 党团和班级建设: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培养学生骨干,营造良好班风学风。
  3. 学业指导: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学习方法,解决学业困难,激发学习动力。
  4. 日常事务管理:包括学生综合测评、奖助学金评定、困难生帮扶、宿舍管理、安全稳定工作等。
  5.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识别和干预心理危机,进行个体和团体咨询。
  6. 网络思政教育:运用新媒体技术,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传播正能量,引导网络舆论。
  7. 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供职业信息,指导简历制作和面试技巧,支持创新创业。
  8. 理论和实践研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
  9. 危机事件应对:建立和完善预警机制,妥善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维护校园安全稳定。

分级职业能力标准详解

辅导员的能力标准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体现了从“新手”到“专家”的职业发展路径。

(一) 初级辅导员(工作1-3年)

核心定位: 适应岗位,掌握基本技能,成为合格的工作者。

能力要求:

  • 知识要求:
    •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和方法。
    • 熟悉国家关于高等教育和学生管理的政策法规。
    • 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基本规律。
    • 掌握办公软件、新媒体平台的基本操作。
  • 能力要求:
    • 基础操作能力: 能独立完成学生信息统计、档案管理、奖助学金评定等日常事务性工作。
    • 沟通谈心能力: 能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开展个别谈心谈话,解决一般性思想困惑。
    • 活动组织能力: 能协助组织主题班会、党团活动、文体活动等。
    • 应急初步处理能力: 能在指导下参与处理学生突发事件,了解基本流程。
    • 信息获取能力: 能通过网络、会议等渠道获取工作所需信息。
  • 素质要求:
    • 政治立场坚定,品行端正,责任心强。
    • 热爱学生工作,有奉献精神。
    • 具备良好的亲和力、耐心和同理心。
    • 善于学习,乐于请教。

(二) 中级辅导员(工作4-8年)

核心定位: 独立负责,形成工作特色,成为骨干力量。

能力要求:

  • 知识要求:
    • 系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如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
    • 深入理解国家大政方针和学校发展战略。
    • 熟悉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理论与方法。
  • 能力要求:
    • 思想引领能力: 能独立设计和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引领学生思想。
    • 组织管理能力: 能独立指导党支部、班委会建设,有效管理学生集体,营造优良学风。
    • 心理问题干预能力: 能识别学生常见心理问题,进行初步的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
    • 职业指导能力: 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咨询和就业指导。
    • 网络运用能力: 能熟练运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网络思政教育,有效引导网络舆情。
    • 初步研究能力: 能结合工作实际,撰写工作案例、调研报告或经验总结。
  • 素质要求:
    • 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 具备组织协调、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 工作思路清晰,方法得当,富有创新精神。
    • 形成个人相对稳定的工作领域和特色。

(三) 高级辅导员(工作8年以上)

核心定位: 专家引领,创新发展,成为领军人物。

能力要求:

  • 知识要求:
    • 具有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功底和广博的知识结构。
    • 熟悉国内外学生事务管理的前沿理论和实践经验。
    • 在某一领域(如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网络思政等)有专门研究。
  • 能力要求:
    • 战略规划能力: 能从学校育人全局出发,规划和设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 专家指导能力: 能为其他辅导员提供专业指导和培训,解答疑难问题。
    • 危机事件处置能力: 能独立、果断、高效地处置重大、复杂的学生突发事件。
    • 理论创新能力: 能结合实践开展高水平研究,发表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申报研究课题,形成可推广的工作模式或理论成果。
    • 示范引领能力: 能在省市乃至全国范围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成为辅导员队伍的专家和标杆。
  • 素质要求:
    • 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 具备卓越的领导力、决策力和影响力。
    • 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
    • 在学生中享有很高的威信和感召力。

辅导员的职业素养与师德师风

无论处于哪个阶段,辅导员都必须具备以下核心素养:

  1. 政治素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 师德师风: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关爱学生,廉洁从教。
  3. 专业素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的职业技能。
  4. 人文素养: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怀学生,具备人文关怀精神。
  5. 身心素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够应对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

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体系,它为辅导员提供了清晰的职业发展蓝图,也为高校的辅导员选拔、培养、考核和晋升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于辅导员个人而言,应以此为参照,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和提升,努力成为一名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高校而言,应以此为指导,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坚实保障。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